柿糕 [ shì gāo ]
亦作“柹糕”。以糯米、干柿捣粉蒸制而成的食品。
焙治 [ bèi zhì ]
烘焙制作。
炙茶 [ zhì chá ]
烘焙茶叶。
炙簧 [ zhì huáng ]
烘暖笙簧。
焙蠒 [ bèi jiǎn ]
以火烘焙蚕茧。
然煴 [ rán yūn ]
谓用微火烘暖。
炰煎 [ páo jiān ]
炮煎。谓烘烤烹制。
檽枣 [ nòu zǎo ]
即君迁子。现在柿属的一种原始栽培种。
转轮 [ zhuàn lún ]
烘炉的立式转轮,由成对的相连的辐臂组成,臂上悬挂烘盘的托架。
焙火 [ bèi huǒ ]
焙烘的火力。
赪卵 [ chēng luǎn ]
喻荔枝、柿子一类红色圆形果实。
失闪 [ shī shǎn ]
不幸的意外事故、灾祸、差错或危险刚才乱烘烘的,我只怕有些失闪亦称“闪失”
烘笼 [ hōng lóng ]
(一)、用竹片、柳条或荆条等编成的笼子,罩在炉子或火盆上,用来烘干衣物。(二)、烘篮。
楅室 [ bī shì ]
烘焙咸鱼之室。
烘染 [ hōng rǎn ]
烘托渲染:他把自己所听到的,加上许多烘染之词,活灵活现地讲给大家听。
柿蔕 [ shì dì ]
(一)、柿子与茎、叶相连的部分。可入药。(二)、绫的一种。
蛋粉 [ dàn fěn ]
将蛋烘干制成的粉末。
梬枣 [ yǐng zǎo ]
果木名。柿子的原始栽培种。也叫软枣。
炮炙 [ páo zhì ]
炮制中药;烧烤;烘烤
火燵 [ huǒ dá ]
一种烘烤的用具。
怒哄哄 [ nù hǒng hǒng ]
同“怒烘烘”。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则道是喜孜孜设席肆筵,为甚的怒哄哄列杖擎鞭?”
柿子金 [ shì zi jīn ]
指 汉 代金币马蹄金。因其形如干柿,故称。
烤炙 [ kǎo zhì ]
烘烤;太阳强烈照射。
西式面点 [ xī shì miàn diǎn ]
西点行业在西方通常被称为烘焙业(baking industry),在欧美十分发达。现代西式面点的主要发源地是欧洲。西…
薄溼溼 [ báo shī shī ]
犹言薄设设。形容单薄。元 王实甫《破窑记》第三折:“又无那暖烘烘的被卧,都是些薄溼溼的衣服。”
【词语拼音】hōng shì
【词语解释】亦作“ 烘柹 ”。闭藏未熟的青柿于容器中,使其自然红熟,谓之“烘杮”。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今 唐邓 间多大柿,其初生涩,坚实如石。凡百十柿以一榠樝置其中,则红熟烂如泥而可食。土人谓之烘柿者,非用火,乃用此尔。”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柹》:“烘柹,非谓火烘也。即青緑之柹,收置器中,自然红熟如烘成,涩味尽去,其甘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