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 [ gān dǎn ]
(一)、比喻真诚的心:肝胆相照。(二)、比喻勇气、血性:肝胆过人。
胆敢 [ dǎn gǎn ]
竟有胆量敢于(做某事):敌人胆敢来侵犯,坚决把他彻底消灭。
胆破心惊 [ dǎn pò xīn jīng ]
dǎn pò xīn jīng 胆破心惊 ◎ 胆破心惊 dǎnpò-xīnjīng[tremble w…
心粗胆大 [ xīn cū dǎn dà ]
心地粗疏,胆子很大。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亦作“心粗胆壮”。
中正之官 [ zhōng zhèng zhī guān ]
中正之官指胆,比喻胆的主决断作用,且不偏不倚,公正、果敢。
胆战心慌 [ dǎn zhàn xīn huāng ]
胆战心慌(膽戰心慌) 同“ 胆战心惊 ”。 明 汪廷讷 《种玉记·赴约》:“ 牛郎 织女 图欢会,蜂喧蝶嚷须迴避,我…
人胆 [ rén dǎn ]
人之胆。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人胆》:「发明,时珍曰:『北虏战场中,多取人胆汁傅金疮,云极效,但不可再用他药,…
葸慎 [ xǐ shèn ]
胆小谨慎。
插瓶 [ chā píng ]
花瓶;胆瓶。
拖胆 [ tuō dǎn ]
名称:拖胆
披肝 [ pī gān ]
见“披肝胆”。
亡魂丧胆 [ wáng hún sàng dǎn ]
亡魂丧胆
怯沮 [ qiè jǔ ]
胆小不前。
鼠胆 [ shǔ dǎn ]
比喻胆小。
怯惰 [ qiè duò ]
胆小怠惰。
慑怯 [ shè qiè ]
胆小害怕。
怯馁 [ qiè něi ]
胆小气馁。
怯钝 [ qiè dùn ]
胆小畏缩。
气慑 [ qì shè ]
胆怯,畏惧。
怯耎 [ qiè nuò ]
胆小;懦弱。
乔怯 [ qiáo qiè ]
胆怯,害怕。
胆丧魂消 [ dǎn sàng hún xiāo ]
胆丧魂消(膽喪魂消) 同“ 胆裂魂飞 ”。 明 无名氏 《精忠记·班师》:“雄威纠纠杀 金 酋,已教胆丧魂消,他弃甲…
悬心吊胆 [ xuán xīn diào dǎn ]
悬心吊胆(懸心吊膽) 提心吊胆。《封神演义》第二三回:“又恐你在深山穷谷被虎狼所伤,使为娘的悬心吊胆,废寝忘食。” …
惭怯 [ cán qiè ]
羞愧胆怯。
怯恇 [ qiè kuāng ]
胆小怕事。
【词语拼音】hǎi dǎn
【词语解释】 海胆Echinoidea,棘皮动物门海胆纲的通称。分2亚纲,22目。化石种约5000种。现生种800种,分隶于225个属。中国已知约100种。海胆(sea urchin)是生物科学史上最早被使用的模式生物,它的卵子和胚胎对早期发育生物学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文学名: 海胆 拉丁学名: Echinoidea 界: 动物界 门: 棘皮动物 纲: 海胆详细解释 海胆简介 早在1875年, Oscer Hertiwig(1849-1922年)就开始以海胆为材料研究受精过程中细胞核的作用。1891年,Hans Driesh(1876-1941年)在显微镜下把刚刚完成第一次卵裂的海胆胚胎一分为二,结果发现,分开后的两个细胞各自形成了一个完整幼虫。这一实验的意义在于证明胚胎具有调整发育的能力,为现代发育生物学奠定了第一块观念里程碑。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胆纲(Echinoidea)数种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统称,包括饼海胆、心形海胆和球海胆等。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胆纲(Echinoidea)海产无脊椎动物。有中空的石灰质壳。管足从壳上穿孔到达体表;其功能各有不同。所有的种都有棘刺和棘钳。规则(辐射对称)的海胆呈球形,肛门位于反口面。不规则(两侧对称)的海胆体扁,口偏离中心,肛门与口在同一面。现存900种,分布中心在印度-马来亚区。许多绝灭种是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标志化石。 体呈球形、半球形、心形或盘形。内部器官包含在由许多石灰质骨板紧密愈合构成的1个壳内。壳上布满了许多能动的棘。壳板上每对管足孔相当于1个管足,多排海得拉巴风光列10纵行。口在下面,中央有5个白齿,系咀嚼器官——亚氏提灯的一部分。1个海胆壳由约3000块小板愈合而成。 概述 海胆是一种无脊椎动物,有八九百种。在遥远的过去(古生代和中生代),它们有很多种类,发现的海胆化石就多达5000种。海胆有一层精致的硬壳,壳上布满了许多刺样的东西,叫棘。这些棘是能动的,它的功能是保持壳的清洁、运动及挖掘沙泥等。但是海胆不能很快的移动自己。除了棘,海胆还有一些管足从壳上的孔内伸出来。这些管足的功能并不一样,如摄取食物、感觉外界情况等。海胆的壳其实是由3000块小骨板形成的。不同种类的海胆大小差别悬殊,小的仅5毫米,大的则达30厘米。海胆的形状有球形、心形和饼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