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君子 [ dú shū jūn zǐ ]
读书君子(讀書君子) 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一折:“我看二位都是读书君子。”《二刻拍案…
折腰菱 [ zhé yāo líng ]
菱的一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芰,今人但言菱芰,诸解草木书,亦不分别。唯 王安贫 《武陵记》言:四角…
覆公折足 [ fù gōng shé zú ]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后以“覆公折足”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晋 袁宏《後汉纪·献帝纪二》:“太尉 樊稜,…
折叠 [ zhé dié ]
把物体的一部分翻转和另一部分紧挨在一起:折叠衣服。把被褥折叠得整整齐齐。
折莫 [ shé mò ]
(一)、亦作“折末”。亦作“折麼”。任凭。(二)、不论;不管。(三)、莫非;或许。
调书袋 [ diào shū dài ]
讥讽人说话写文章爱引用古人成句,以卖弄才学。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一折:“説话处调书袋,施礼数傲吾儕。”
折变 [ zhé biàn ]
(一)、变卖。(二)、折换。
折光 [ zhé guāng ]
(一)、(物质)使通过的光线发生折射。(二)、指折射出来的光,比喻被间接反映出来的事物的本质特征:时代的折光。现实生…
强挺 [ qiáng tǐng ]
犹强硬。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二折:“遮莫你駡我尽情,我断不敢回你半声,也强如编修院里和书生每厮强挺。” 元 无…
可不的 [ kě bù de ]
岂不是。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四折:“假使一朝马死黄金尽,可不的依旧 苏秦 ?”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四折:…
拗折 [ ǎo shé ]
(1).断折。 唐 顾况 《露青竹杖歌》:“稚子觅衣挑仰穴,家童拾薪几拗折。” 宋 陆游 《送佛照光老赴径山》诗:“…
擦刮 [ cā guā ]
(一)、折磨。(二)、擦洗。
柏叶书 [ bǎi yè shū ]
折迭成柏叶状的书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仙人柏叶书》:“ 郭天民 巧思横生,能摺书简,反覆如柏叶状,乡人谓之仙人…
折拒 [ shé jù ]
屏绝,拒绝。《新唐书·长孙无忌传》:“ 许敬宗 数劝之, 无忌 厉色折拒。”
百折千回 [ bǎi zhé qiān huí ]
百折千回 形容经过种种曲折和纡回。 赵朴初 《与日本佛教友人谈时事为拈一偈》:“百折千回心不退,无畏方能施无畏。”参…
挫折容忍力 [ cuò shé róng rěn lì ]
挫折容忍力(frustration toleration)目录1 定义2 延伸阅读3 中英文关键字4 参考书目: 定…
歹斗 [ dǎi dòu ]
1. 阴险狠毒。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四折:“这好歹鬭的书生,好放刁的贼子。”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二折:…
羊肠九曲 [ yáng cháng jiǔ qǔ ]
羊肠:像羊肠一样崎岖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许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岖曲折的小径和弯弯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艰…
正点背画 [ zhèng diǎn bèi huà ]
在供状上画押。书状立后,主管者用朱笔在书首作点,书尾作钩,表示没有增减伪造,然后折迭,令供状人在书背画押,故称。
趁波逐浪 [ chèn bō zhú làng ]
趁波逐浪 形容奔波;颠沛。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四折:“谁想并头莲情断藕丝长,搬调的俺趁波逐浪。” 元 石德玉…
侮折 [ wǔ shé ]
欺侮折辱。《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呵蹙行民,固其常理。侮折守宰,出变无穷。” 宋 王安石 《主客郎中叔祖墓志…
脱白换绿 [ tuō bái huàn lǜ ]
脱去白衣,穿上绿袍。形容书生应举登科。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一折》:「今日才得文章济,我如今脱白换绿,挂紫穿绯。」
一蹶 [ yī jué ]
(一)、一次失足。(二)、喻经受一次挫折。
妨杀 [ fáng shā ]
累死。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将我的万言长策收了,又与了我三封书,两封书妨杀了两个人。」
蛇行 [ shé xíng ]
(一)、全身伏在地上,曲折地爬着前进。(二)、像蛇一样蜿蜒曲折前行:小溪蛇行,绕林而过。
【词语拼音】yī shé shū
【词语解释】按定价一折出售的廉价书籍。一折,指原价的十分之一。三十年代行销甚广,但失于粗制滥造。 郑振铎 《现代创作文库序》:“我认为新文学创作物要夺取大部分落后的读者,用一折书的办法来印行,是目前一个最好的手段。” 阿英 《敌后日记摘抄》:“有一书店,惟所售者为一折书旧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