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令 [ dīng líng ]
(一)、同“丁零”。《尚书大传》卷三:“北方之极,自 丁令 北至积雪之野,帝 顓頊 神玄冥司之。”《汉书·匈奴传上》…
正军户 [ zhèng jūn hù ]
蒙古 灭 金 后,规定北方贫家合二、三户出壮丁一名服军役,出壮丁户称为正军户。
酸溜溜 [ suān liū liū ]
(一)、形容酸的气味或味道:这个凉菜酸溜溜的,吃着挺爽口。(二)、形容轻微酸痛的感觉:走了一天的路,腿肚子有点儿酸溜…
丁祭 [ dīng jì ]
旧时于每年阴历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丁祭。 隋 唐 日制不一。 隋文帝 时一年有四祭, 唐 武德 年间改用…
身丁 [ shēn dīng ]
(一)、指达到承担赋役年龄的人。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财赋二·身丁钱》:“广西 郡县贫薄,凡民间父、祖年…
寒抖抖 [ hán dǒu dǒu ]
(一)、寒酸拘谨的样子。(二)、因害怕而颤抖的样子。
正军 [ zhèng jūn ]
(一)、指壮丁。(二)、在役兵士;正规军。
碱式碳酸铜 [ jiǎn shì tàn suān tóng ]
(一)、·cu。(二)、。绿色粉末。有毒。为铜表面生锈形成的铜绿的主要成分。主要由硝酸铜或硫酸铜与碳酸钠作用制得…
丁翁 [ dīng wēng ]
通草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九九二引《吴氏本草》:“通草一名丁翁,一名附支。”参见“ 丁公藤 ”。
酸醋 [ suān cù ]
(一)、即醋。因醋味酸,故名。(二)、旧时对文人的谑称。
酸咸 [ suān xián ]
(一)、亦作“酸醎”。酸味和咸味。亦泛指烹调的佐料。《战国策·楚策四》:“﹝黄雀﹞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史记·…
酸心 [ suān xīn ]
(一)、〈方〉。(二)、人心里感到悲痛。(三)、指胃酸往上涌。
硫化氢 [ liú huà qīng ]
化学式h2s。具有腐蛋臭的无色气体。有毒。溶于水、二硫化碳和乙醇。在空气中能燃烧。其水溶液为氢硫酸。实验室里通常由…
醎酸 [ xián suān ]
咸味和酸味。泛指各种味道。《楚辞·招魂》:“大苦醎酸,辛甘行些。”王逸 注:“醎,一作咸。”《淮南子·齐俗训》:“老…
旗甲 [ qí jiǎ ]
(一)、旌旗与甲冑。(二)、漕船兵丁之长。
人丁 [ rén dīng ]
(一)、人口:人丁兴旺。(二)、旧指成年人。
鸠兵 [ jiū bīng ]
集合兵丁。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 嘉熙 间, 江西 峒丁反, 吉州 万安 宰 黄炳 鳩兵守备。”
枣仁 [ zǎo rén ]
(一)、枣核内的仁,可入药。(二)、中药名。酸枣仁的别名。
逃丁 [ táo dīng ]
(一)、逃亡的丁壮。《旧唐书·狄仁杰传》:“逃丁避罪,併集法门,无名之僧,凡有几万,都下检括,已得数千。”清 杨芳灿…
财丁 [ cái dīng ]
钱财和人丁。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只要把宝塔建筑起来,他家的财丁会更加兴旺。”
防锈油 [ fáng xiù yóu ]
拼音: fáng xiù yóu 简介 防锈油是一款外观呈红褐色具有防锈功…
种名 [ zhǒng míng ]
物种学名中第二个拉丁化的名字。
胱氨酸 [ guāng ān suān ]
含有二硫键(—S—S—)的氨基酸,广泛存在于毛、发、骨、角中。
酸黄虀 [ suān huáng jī ]
(1).切成细末的酸咸菜。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浮沙羹,宽片粉,添些杂糝,酸黄虀、烂豆腐休调啖。”(…
乙士 [ yǐ shì ]
古代称军旅中从事杂役的二等兵丁。
【词语拼音】dīng èr suān
【词语解释】化学名词解释: 丁二酸又称琥珀酸。分子式HOOCCH2CH2COOH。丁二酸除存在于琥珀外,还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及人和动物的丁二酸组织中,例如未成熟的葡萄、甜菜和大黄,人的血液和肌肉,牛的脑、脾、甲状腺等。丁二酸是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新陈代谢的中间体。 丁二酸 - 物理性质 丁二酸,又名琥珀酸,分子式为 C4H6O4,为无色或白色、无嗅而具有酸味的固体。有两种晶型(α-型和β-型),α-型在137℃以下稳定,而β-型在137℃以上稳定。在减压下蒸馏可升华;常温折射率(n20):1.405 ,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1608.7 ,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822.6 ,晶相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1491.26,晶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940.27,晶相标准熵(J·mol-1·K-1) :167.32,晶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744.25,临界温度(ºC):557.85,临界压力(KPa):6.59,溶解性:1g产品溶于13ml冷水、1ml沸水、18.5ml乙醇、6.3ml甲醇、36ml丙酮、20ml甘油、113ml乙醚,易溶于热水,几乎不溶于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和石油醚;闪点(ºC):>110 丁二酸 - 化学性质 丁二酸受热迅速失水,形成丁二酸酐,它是呋喃环系化合物。 可与碱反应。也可以发生酯化和还原等反应。受热脱水生成丁二酸酐。 丁二酸 -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制备琥珀酸酐等五杂环化合物。 也用于制备醇酸树脂(由丁二酸生产的醇酸树脂具有良好的曲挠性、弹性和抗水性。)、油漆、染料(丁二酸的二苯基酯是染料的中间体,与氨基蒽醌反应后生成蒽醌染料。)、食品调味剂(丁二酸还可作食品酸味剂用于酒、饲料、糖果等的调味。)、照相材料等。 医药工业中可用它生产磺胺药、维生素A、维生素B等抗痉挛剂、松痰剂、利尿剂和止血药物。作为化学试剂,用作碱量法标准试剂、缓冲剂、气相色谱对比样品。还可用作润滑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原料。 丁二酸 -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琥珀酸在2mg/ml浓度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以及伤寒、绿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