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单食薄 [ yī dān shí bó ]
衣裳单薄,食物很少。形容生活困苦。
霑裳 [ zhān cháng ]
沾湿了衣服。形容泪如雨下。清.陈维崧〈沁园春.归去来兮〉词:「况仆本恨人,能无刺骨;公真长者,未免沾裳。」也作「沾裳…
黼裳 [ fǔ cháng ]
绣有黑白斧形的下裳,王的祭服。
青裳 [ qīng cháng ]
青黑色的衣裳。为贱者所服。亦借指农夫、蚕妇、僮婢等。 唐 王勃 《九成宫颂》:“蚕功顺令,业著於青裳;蜃磨迎春,恩周…
拍序 [ pāi xù ]
唐 代《霓裳舞曲》中段始有拍,称拍序。
见贻 [ jiàn yí ]
犹见赠。唐 元稹《酬卢秘书》诗序:“予自 唐 归京之岁,祕书郎 卢拱 作《喜遇白赞善学士》诗二十韵,兼以见貽。”鲁迅…
衣单食缺 [ yī dān shí quē ]
衣裳单薄,食物缺少。形容生活困苦。
衮衣绣裳 [ gǔn yī xiù cháng ]
(一)、亦作“袞衣绣裳”。(二)、借指显宦。
重素 [ zhòng sù ]
指丧服。因衣与裳皆为白色,故称。
黻裳 [ fú cháng ]
古代祭服。绣有青黑色花纹的下裳。
衮黼 [ gǔn fǔ ]
衮衣黼裳。古代帝王或上公的礼服。
兼差 [ jiān chāi ]
(一)、兼职(二)、兼职
暴衣露冠 [ pù yī lù guàn ]
日晒衣裳,露湿冠冕。形容奔波劳碌。暴,晒。
小衣裳 [ xiǎo yī shang ]
贴身穿的单衣单裤。小孩儿穿的衣裳。
破衣拉裳 [ pò yī lā cháng ]
拉,衬字,无义。破衣拉裳指破旧的衣服。《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这几件破衣拉裳,都别要分,我叫人抬到师娘坟上,烧化…
颠衣到裳 [ diān yī dào shang ]
到,通“倒”。形容匆忙而乱了顺序。同“颠倒衣裳”。
绣裳 [ xiù cháng ]
(1).彩色下衣。古代官员的礼服。《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毛 传:“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
济跄 [ jì qiàng ]
仪容敬慎貌。济,通“齐”。语出《诗·小雅·楚茨》:“济济蹌蹌,絜尔牛羊。”清 王韬《淞滨琐话·田荔裳》:“宾客济蹌,…
摆衣裳 [ bǎi yī shang ]
将洗过的衣裳在水中摆荡揉洗1的意思。
兼收并畜 [ jiān shōu bìng xù ]
jiān shōu bìng chù 兼收并畜(兼收並畜) 同“ 兼收并蓄 ”。 清 黄宗羲 《传是楼藏书记》:“古…
毁冠裂裳 [ huǐ guān liè cháng ]
毁坏帽子和衣裳。用作表示彻底决裂的意思。
兼材 [ jiān cái ]
亦作“兼才”。兼具各种才能。
易衣而出 [ yì yī ér chū ]
为了出门,更换衣裳。形容家境非常贫困的窘相。
黼衣 [ fǔ yī ]
绣有黑白斧形的礼服。《荀子·哀公》:“黼衣、黻裳者,不茹荤。” 杨倞 注:“黼衣、黻裳,祭服也。白与黑为黼。”《文选…
散声 [ sàn shēng ]
音乐术语。弦乐器不按弦弹之,发音最低,谓之“散声”。 唐 王建 《霓裳词》:“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