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比 [ sǐ bǐ ]
谓与死罪案件相比况,以构成死罪。《汉书·刑法志》:“是以郡国承用者駮,或罪同而论异。姦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
株连九族 [ zhū lián jiǔ zú ]
就是一人犯死罪,家族成员与其共同承担刑事责任的刑罚制度,在古代称为“族”,故“族”者,即意味着由一个人的死罪扩展为家…
就地正法 [ jiù dì zhèng fǎ ]
正法:执行死刑。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昧死 [ mèi sǐ ]
冒死罪(多用于臣下向君主上书时):昧死上言。昧死以闻。
死囚牢 [ sǐ qiú láo ]
监禁死罪犯人的牢房。
格杀不论 [ gé shā bù lùn ]
格:打;格杀:打死;不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赎死 [ shú sǐ ]
交纳钱物而免除死罪。
第一死罪 [ dì yī sǐ zuì ]
降死 [ jiàng sǐ ]
由死罪降免减等为徒刑。
真犯死罪 [ zhēn fàn sǐ zuì ]
杀人罪 [ shā rén zuì ]
法律上指侵害他人生命法益的罪。可分为普通杀人罪、杀直系血亲尊亲属罪、加工自杀罪、过失致死罪等。
罪不容诛 [ zuì bù róng zhū ]
即使处死也还不够抵偿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汉书·游侠传》:“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
缓死 [ huǎn sǐ ]
(一)、谓宽赦死罪。(二)、延长寿命。
十死不问 [ shí sǐ bù wèn ]
指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
万死 [ wàn sǐ ]
死一万次(夸张说法),形容受严厉惩罚或冒生命危险:罪该万死。万死不辞。
抄家灭门 [ chāo jiā miè mén ]
没收罪犯的财产并处死其全家。
轻罪 [ qīng zuì ]
(一)、比重罪为轻的罪行,特指未被判死刑而监禁在国家监狱的罪犯。(二)、尤指不可能成为起诉理由的罪行。
万死犹轻 [ wàn sǐ yóu qīng ]
处死万次,还嫌惩罚太轻。极言罪大。
首身 [ shǒu shēn ]
(一)、谓首身分离。指死罪。(二)、犹自首。
刑前会见 [ xíng qián huì jiàn ]
特指被判处死刑核准执行的罪犯,在。
人人得而诛之 [ rén rén dé ér zhū zhī ]
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伏法 [ fú fǎ ]
(犯人)被执行死刑:罪犯已于昨天伏法。
斧钺之人 [ fǔ yuè zhī rén ]
钺:古代兵器,像大斧。应该用斧钺杀死的人。泛指因罪应当受死刑的人。
干溷 [ gān hùn ]
谓干扰冒犯。 宋 陈亮 《与韩无咎尚书书》:“丧失所守之罪,独 亮 自当之耳。干溷死罪。”
亡辜 [ wáng gū ]
无罪。亦指没有罪的人。《汉书·鲍宣传》:“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殴杀,一死也;治狱深刻,二死也;冤陷亡辜,三死也……
【词语拼音】sǐ zuì
【词语解释】应该判处死刑的罪行犯了死罪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水浒传》旧时用于请罪、道歉的套语,表示有所冒犯不知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死罪!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