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古 [ shuǐ yín gǔ ]
古墓中殉葬的铜器,为灌入棺内的水银浸渍,内外皆呈银白色者,称为“水银古”。
银发晶 [ yín fà jīng ]
银发晶也叫白发晶,银发晶内含银白色金红石发丝,产量不多,发丝多细柔绵密。
金银珠宝 [ jīn yín zhū bǎo ]
金:泛指用金做成的东西或钱币,如金子、金刀等;银:泛指用银做成的东西或钱币,如银两、银雕塑等;珠:泛指珍珠;宝:泛指…
银筝 [ yín zhēng ]
用银装饰的筝或用银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筝。
河外 [ hé wài ]
位于银河系以外或在银河系的那边。
响金白银 [ xiǎng jīn bái yín ]
成色好的金银。亦泛指银子。《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你拿响金白银包着他,你不去,可知他另接了别个汉子。”参见“响钞精…
巨幕 [ jù mù ]
可以这么说放映银幕比宽银幕电影的银幕更宽、纵向高度也大得多的电影,以及银幕呈环形或穹形等特殊形状的电影。
方宝 [ fāng bǎo ]
方形的银块。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铸银》:“ 直隶 藩库之钱粮银錁,以二两为率,银色甚佳,人皆便之。 江西 之方宝亦…
大龙邮票 [ dà lóng yóu piào ]
中国第一套邮票。1878年发行。图案正中是一条蟠龙。全套共三枚,邮票面值以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三分银(红色)、…
银霜炭 [ yín shuāng tàn ]
即银骨炭。《红楼梦》第五三回:“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参见“ 银骨炭 ”。
朱提 [ zhū tí ]
(一)、古地名。(二)、山名。在今云南省昭通县境。盛产白银,世称朱提银。亦用作银的代称。
银印 [ yín yìn ]
银质的官印。《史记·南越列传》:“於是天子许之,赐其丞相 吕嘉 银印。” 唐 杜甫 《酬薛判官见赠》诗:“我嘆黑头白…
钲人 [ zhēng rén ]
掌管鸣钲击鼓之事的官吏。《诗·小雅·采芑》:“鉦人伐鼓,陈师鞠旅。” 郑玄 笺:“鉦也,鼓也,各有人焉,言鉦人伐鼓,…
银罂 [ yín yīng ]
亦作“ 银甖 ”。银质或银饰的贮器。用以盛流质。 唐 杨巨源 《石水词》之一:“银罌深锁贮清光,无限来人不得尝。” …
银沙 [ yín shā ]
(一)、亦作“银砂”。银白色的沙粒、沙滩。(二)、比喻白雪。
银会 [ yín huì ]
清 代官私钱庄银号自行印发的银钱票。
藏银 [ cáng yín ]
藏银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传统上的藏银为百分之三十银加上百分之七十的铜。
闹银 [ nào yín ]
成色低劣的银子。《金瓶梅词话》第九四回:“他一个钱儿不拿出来,止与了这根簪儿,还是闹银的。” 魏子云 《金瓶梅词话注…
剡牍 [ yǎn dú ]
简牍;文牍。古时剡木为简,故称。 宋 楼钥 《通添差教授王太傅启》:“抚躬甚喜,剡牘先之。” 清 钮琇 《觚賸·鸣钲…
银色 [ yín sè ]
(1).银白色。 宋 陆游 《素饭》诗:“松桂輭炊玉粒饭,醯酱自调银色茄。”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 …
银行贷款 [ yín háng dài kuǎn ]
民众或公司行号向银行借款。亦指银行之间的借款。如:「为了买房子,他决定向银行贷款。」
敲丝 [ qiāo sī ]
指银锭。古代银锭上都敲印着圆丝纹,故称。
行化 [ xíng huà ]
“行平化宝银”的简称。1933年废两改元前 天津 市场通行的一种记帐货币。并无实银。需要现款时,例以重行平五十两的头…
银膏 [ yín gāo ]
(一)、一种中药。由白锡、银箔和水银合成。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银膏》。(二)、白色脂肪。
东方汇理与苏伊士银行 [ dōng fāng huì lǐ yǔ sū yī shì yín xíng ]
法国国有银行。1975年由东方汇理银行和苏伊士矿业联合银行合并组成。1982年实行国有化。东方汇理银行于19世纪末即…
【词语拼音】yín zhēng
【词语解释】(1).银色的钲。 宋 杨万里 《稚子弄冰》诗:“穉子金盆脱晓冰,綵丝穿取当银鉦。” 周汝昌 注:“鉦,古代乐器名。罗类,或即用以代锣。”(2).比喻圆月。 宋 杨万里 《中秋月长句》:“须臾正面天中央,银鉦退尽向来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