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疾 [ jí jí ]
性急也、火急也。《史记·张释之传》:「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
亟绝 [ jí jué ]
屡断也。汉、贾谊〈陈政事疏〉:「泰世之所以亟绝者,其辙迹可见也。」
藩决 [ fān jué ]
《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藩,藩篱;羸,缠绕;壮,借为“戕”,损伤;輹,车箱下面…
与民休息 [ yǔ mín xiū xī ]
与:给与,帮助;休息:休养生息。指在长期动乱后,亟需保养民力,复兴经济。
渫黩 [ xiè dú ]
轻慢不敬。《公羊传·桓公八年》“亟则黷,黷则不敬”汉 何休 注:“黷,渫黷也。”
行辎 [ xíng zī ]
道路辎重。《淮南子·兵略训》:“隧路亟,行輜治。” 高诱 注:“行輜,道路輜重也。”
干彊 [ gàn qiáng ]
强干而有力。《新唐书·王遂传》:“会兵宿 淮西,亟财赋,藉 遂 干彊,拜 宣歙 观察使。”
困住 [ kùn zhù ]
陷在艰难的环境中,无法解脱。如:「登山队被大风雪困住,亟待警方的救援。」
于茅 [ yú máo ]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绞,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干强 [ gàn qiáng ]
强干而有力。《新唐书·王遂传》:“会兵宿 淮西,亟财赋,藉 遂 干彊,拜 宣歙 观察使。”
穴师 [ xué shī ]
挖地道的兵士。《墨子·备城门》:“适人为穴而来,我亟使穴师选本,迎而穴之。”
危急 [ wēi jí ]
危险而紧急:情势危急。危急关头。
经济特科 [ jīng jì tè kē ]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特设的一种科举考试科目。由内外大臣荐举通晓时务者,以策论试时事。《清史稿·选举志四》:“庚子,京师…
扶危翼倾 [ fú wēi yì qīng ]
扶危翼倾(扶危翼傾) 见“ 扶危定倾 ”。
危殆 [ wēi dài ]
危险;危急士卒尽,则军危殆。——《韩非子·解老》国其危殆。—&md…
标新竞异 [ biāo xīn jìng yì ]
标新竞异(標新競異) 同“ 标新立异 ”。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杂觚·文人害国》:“ 魏大中 答 萧元恆 云:……
摇刖 [ yáo yuè ]
危貌;危险。
阽危之域 [ diàn wēi zhī yù ]
阽危:危险;域:境地。危险的境地。
临危不惮 [ lín wēi bù dàn ]
临危不惮(臨危不憚) 见“ 临危不惧 ”。
诚志 [ chéng zhì ]
诚心。《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言行亟变,从容谬易,好恶无常,行身不类,曰无诚志者也。”
灾胞 [ zāi bāo ]
遭遇灾难的同胞。如:「各地灾胞不断的涌入,亟待各界善心人士的救助。」
几殆 [ jǐ dài ]
危殆,危险。
旦夕之危 [ dàn xī zhī wēi ]
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危:危险。形容危险逼近。
拯溺扶危 [ zhěng nì fú wēi ]
拯:救。溺:落水者。危:危难。救助落水者,扶持危难中的人或国家。亦作“拯危扶溺”、“拯危济困”。
忘战必危 [ wàng zhàn bì wēi ]
战:战备。危:危险,危机。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
【词语拼音】wēi jí
【词语解释】危急。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狄梁公》:“两眼为赘所縋,目睛翻白,痛楚危亟,顷刻将絶。”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 归德 失守, 汴省 危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