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足八手 [ qī zú bā shǒu ]
七足八手 见“ 七脚八手 ”。
八秩 [ bā zhì ]
亦作“ 八帙 ”。亦作“八袟”。八十岁。《礼记·王制》:“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本指古代帝王对老人的…
禁旅八旗 [ jìn lǚ bā qí ]
清 代驻防京师的八旗兵。有领侍卫府(统辖亲军)、八旗骁骑营、八旗前锋营、八旗护军营(又有 圆明园 八旗护军营)、八旗…
八乡 [ bā xiāng ]
(一)、八方。《南齐书·乐志》:“澄明临四奥,精华延八乡。”《宋史·乐志十六》:“三年亲祀,一阳回律,八乡承宇,觚陛…
腊麪 [ là miàn ]
亦称“腊八麪”。明 时宫中于十二月初八日赐食之面。明 沉德符《野获编·列朝一·赐百官食》:“腊月八日吃腊麪。”清 俞…
大茴香 [ dà huí xiāng ]
即八角茴香,又称八角。
八等 [ bā děng ]
(一)、八类。(二)、八个等级。
若士 [ ruò shì ]
犹其人。语出《淮南子·道应训》:“卢敖 游乎 北海,经乎 太阴,入乎 玄闕,至於 蒙穀 之上,见一士焉…… 卢敖 与…
八采 [ bā cǎi ]
(一)、亦作“八彩”。亦作“八綵”。八种彩色。(二)、《孔丛子·居卫》:“昔尧身修十尺,眉分八采。”后因以“八彩”指…
八品 [ bā pǐn ]
(一)、秦汉时后宫爵位有八,故称“八品”。(二)、魏晋以后,官分九品,八品为低级官阶。(三)、犹八珍。
八瓣子 [ bā bàn zǐ ]
犹言八块,八片。言其多。
二八 [ èr bā ]
(1).即十六。十六人。古代歌舞分为两列,每列八人。《左传·襄公十一年》:“凡兵车百乘,歌钟二肆,及其鎛磬,女乐二八…
八成 [ bā chéng ]
(一)、数量词。十分之八:八成新。任务完成了八成啦。(二)、多半;大概:看样子八成儿他不来了。
法国二月革命 [ fǎ guó èr yuè gé mìng ]
见“法国一八四八年革命”。
八水 [ bā shuǐ ]
(一)、八川。(二)、即八功德水。
四八珍 [ sì bā zhēn ]
四八珍为“满汉全席”的“四八珍”,即指四组八珍组合的宴席。
八都 [ bā dōu ]
犹八方。《文选·张衡<西京赋>》:“取殊裁於八都,岂啟度於往旧。” 薛综 注:“八都,犹八方也。” 唐 吕岩 《绝句…
八神 [ bā shén ]
(一)、八蜡所祭之神。(二)、旧谓主宰宇庙之八神。(三)、八方之神。(四)、相传帝喾妃所生之八子。
艮音 [ gèn yīn ]
古人以“八卦”配“八音”(即八种类型的乐器),“艮”配管乐,称“艮音”。
八鸾 [ bā luán ]
(一)、亦作“八鑾”。八个鸾铃。鸾,结在马衔上的铃铛。马口两旁各一,四马八铃,故称八鸾。(二)、称天子车驾。
钯子拳 [ bǎ zǐ quán ]
八极拳的别称。参见「八极拳」条。
八忍八观 [ bā rěn bā guān ]
佛教术语,名数,八忍八智也。
八仙戏 [ bā xiān xì ]
民间百姓称“打八仙”、“八仙庆寿”,温州一带艺人统称之为“八仙”。
八支斋 [ bā zhī zhāi ]
八戒实有八戒与斋法之九支。
束股 [ shù gǔ ]
八股文的最后部分。参见“ 八股 ”。
【词语拼音】bā gāi
【词语解释】八方的界限。 唐 任公叔 《通天台赋》之二:“八垓可接於咫步,万象无逃於寸眸。” 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登高斋》诗之一:“书成不得断国论,但此空语传八垓。”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万里石塘,贯八垓之机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