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兵 [ yào bīng ]
(一)、炫耀兵威。《三国志·魏志·满宠传》:“今大举来欲要一切之功,虽不敢至,必当上岸耀兵以示有餘。”《新唐书·执失…
午岁 [ wǔ suì ]
干支纪年法逢“午”之年。十二生肖午属马,即马年。《魏书·崔浩传》:“今兹害气在 扬州,不宜先举兵,一也;午岁自刑,先…
横滥 [ héng làn ]
水不按原道而泛滥。宋 孔武仲《与廖开府自淮南同行赴举相别五年复遇于蕲水县为诗赠之》:“篮舆復指天涯去,长川横滥声浩浩…
发师 [ fā shī ]
派遣军队,出兵。《汉书·冯奉世传》:“今以万人分屯数处,虏见兵少,必不畏惧……故少发师而旷日,与一举而疾决,利害相万…
首原 [ shǒu yuán ]
谓自首者免罪。《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安四年》:“準法首原。”胡三省 注:“法,自首者原其罪。”《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
祭侯 [ jì hòu ]
古代将举行大射礼时,先祭射的,谓之“祭侯”。《周礼·夏官·射人》:“祭侯则为位。” 贾公彦 疏:“按大射礼,使服不氏…
隐占 [ yǐn zhàn ]
(一)、私占。暗地占有。宋 叶适《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上令 建康 都统 郭纲 及 淮西 帅漕实官田,括隐…
戢兵 [ jí bīng ]
(一)、息兵;停止军事行动。《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唐 薛稷《…
劳师动众 [ láo shī dòng zhòng ]
劳师动众(勞師動衆) 原指大规模兴兵打仗,后亦指动用很多人力去做某件事,多含有小题大作的意思。《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
团勇 [ tuán yǒng ]
团练兵。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颁行诏书》:“嗟尔团勇……本属天朝之良民,竟轻举其足于亡灭之路,而不知爱惜也耶…
贼穴 [ zéi xué ]
贼人的巢穴。 宋 陆游 《晨起有感》诗:“丈夫本自许,四十拥旌旄;上马不回顾,贼穴穷腥臊。” 宋 叶适 《朝请大夫提…
望风而溃 [ wàng fēng ér kuì ]
(一)、刚看到敌方的影子就溃不成军。形容军旅不堪一击。(二)、西川自唐刘辟构逆后,久无干戈,人不习战。每岁诸道差兵屯…
子奇 [ zǐ qí ]
相传为 春秋 时 齐国 人。十八岁治 阿县 , 阿 大治。后用以称年少有才华的人。《后汉书·顺帝纪》:“﹝ 阳嘉 元…
按部 [ àn bù ]
(一)、按照部类。汉 王粲《浮淮赋》:“羣师按部,左右就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总术》:“若夫善奕之文,则术…
勒兵 [ lè bīng ]
(一)、治军,操练或指挥军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 军鼓譟勒兵,武安 屋瓦尽震。”《汉书·武帝纪》:“勒兵…
责功 [ zé gōng ]
责求事功。三国 魏 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舍罪责功者,明君之举也。”《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且坦怀待…
艰碍 [ jiān ài ]
困难,不便。《南史·张兴世传》:“今以奇兵潜出其上,使其首尾周惶,进退疑沮,粮运艰碍,乃制胜之奇。” 宋 苏轼 《与…
徒卒 [ tú zú ]
步兵。泛指兵卒。《左传·哀公十一年》:“ 冉有 以 武城 人三百为己徒卒。”《列子·汤问》:“肆咤则徒卒百万,视撝则…
袖椎 [ xiù zhuī ]
亦作“袖鎚”。袖中暗藏铁椎。魏安禧王 二十年,秦 围 赵,魏 使 晋鄙 领兵救 赵,鄙 按兵不动。魏 公子 信陵君 …
折北 [ shé běi ]
败北,败走。《鹖冠子·世兵》:“避我所危,就我所生……故士不折北,兵不困穷。”《汉书·蒯通传》:“汉王 将数十万众……
余残 [ yú cán ]
(一)、指残兵败卒。《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前…
义务 [ yì wù ]
(一)、公民或法人按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例如服兵役(跟“权利”相对)。(二)、道德上应尽的责任:我们有义务帮助学习差…
张煌言 [ zhāng huáng yán ]
南明大臣。号苍水,浙江鄞县人。崇祯举人。1645年起兵抗清,据守浙东一带,多次出师,力图恢复。官至兵部侍郎。1659…
吴禄贞 [ wú lù zhēn ]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湖北云梦人。曾留学日本,参加兴中会。回国后历任清军练兵处监督、新军第六镇统制。武昌起义后,赴滦州策…
课试 [ kè shì ]
(1).考核官吏的政绩。《韩非子·亡徵》:“境内之杰不事,而求封外之士,不以功伐课试,而好以名问举错,羈旅起贵以陵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