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林 [ zhàng lín ]
梵语“洩瑟知林”的义译。据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佛陀伐那山及杖林》载:“﹝ 洩瑟知林 ﹞林竹修劲,被山弥谷。其先有…
杖屦 [ zhàng jù ]
(一)、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二)、对老者…
斑杖 [ bān zhàng ]
(一)、藕的别名。(二)、虎杖的别名,茎上有红色或紫红色斑点。(三)、斑竹所制的手杖。
过头拄杖 [ guò tóu zhǔ zhàng ]
见“过头杖”。
捶笞 [ chuí chī ]
杖击;抽打。
倚笻 [ yǐ qióng ]
拄着竹杖。
负锡 [ fù xī ]
手持禅杖。
杖竹 [ zhàng zhú ]
拄着竹杖。
督笞 [ dū chī ]
杖罚;责打。
鸠形 [ jiū xíng ]
《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续汉书·礼仪志》:“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长九尺,端以鳩为饰。鳩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
仙人杖 [ xiān rén zhàng ]
(一)、菜名。可入药。又名仙人杖草。唐 陈子昂《观荆玉篇序》:“夏四月,军幕次于 张掖河。河洲草木无他异者,惟有仙人…
楚捶 [ chǔ chuí ]
亦作“楚棰”。杖笞,拷打。
彩杖 [ cǎi zhàng ]
用彩绸装饰的木杖。
顿锡 [ dùn xī ]
谓僧人住止。锡,锡杖。
引仗 [ yǐn zhàng ]
清 代舆卫使用之杖。
筇竹杖 [ qióng zhú zhàng ]
用筇竹所制的手杖。
玉鸠杖 [ yù jiū zhàng ]
以玉鸠为饰的手杖。据《后汉书·礼仪志》载:年七十者授玉杖。杖端以鸠为饰。鸠为不噎之鸟,欲老人不噎也。《明史·董伦传》…
卭蒟 [ qióng jǔ ]
邛杖与蒟酱的并称。
扶行 [ fú xíng ]
扶杖而行;搀扶而行。
真锡 [ zhēn xī ]
指僧人所用的锡杖。
木上座 [ mù shàng zuò ]
对木制手杖的戏称。
天仗 [ tiān zhàng ]
(一)、天子的仪卫。借指天子。(二)、天子狩猎用的兵仗器械。(三)、天杖,佛所用器械。仗,同“杖”。
扶杖 [ fú zhàng ]
拄杖。《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万石君 以 元朔 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 建 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唐 韩愈 《…
打十三 [ dǎ shí sān ]
宋 代刑法从轻发落的杖数。后亦泛称责打。 宋太祖 始定折杖之制,凡徒刑五,最轻为徒一年,脊杖十三;又杖刑五,最轻为杖…
刺地成榛 [ cì dì chéng zhēn ]
佛家语。刺杖着地,遂生成榛林。《法显记》:「只洹精舍西北四里有榛林,名曰得眼木。有五百盲人,佛为说法,尽得眼开,盲人…
【词语拼音】xiǎo zhàng
【词语解释】(1).较轻的责打。《后汉书·崔寔传》:“ 钧 曰:‘ 舜 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2).古代刑具之一。《通典·刑制中》:“﹝ 梁 律﹞杖皆用生荆,长六尺,有大杖、法杖、小杖三等之差……小杖,围寸一分,小头极杪。”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上云:自有百日限,若百日内寻得(金楪子),只小杖亦不可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