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惩 [ quàn chéng ]
奖惩。《左传·成公十四年》:“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后言劝惩本此。 宋 曾巩 《宜黄县县学记》:“师友以解…
行好积德 [ xíng hǎo jī dé ]
行好:做好事;积德:积功德。旧时劝人行善做好事的套话。
利赏 [ lì shǎng ]
谓贫赏也。《淮南子·泰族训》:「利赏而劝善,畏刑而不为非法。」
积恶余殃 [ jī è yú yāng ]
多行不善,则会遭受恶报。劝人不要行恶,以免祸延子孙。
竞劝 [ jìng quàn ]
争相劝勉。《左传·昭公元年》:“去烦宥善,莫不竞劝,子其图之。”《吕氏春秋·审分》:“坚穷廉直,忠敦之士,毕竞劝骋騖…
道志 [ dào zhì ]
(一)、言志;表达情志。(二)、引导、劝导其心志向善的方面发展。
诸恶莫作 [ zhū è mò zuò ]
诸恶:各种坏事。佛家语,凡是坏事都不要做。旧时用以劝人行善。
善谏 [ shàn jiàn ]
(1).良好的规劝。《韩非子·难一》:“非其行则陈其言,善諫不听则远其身者,臣之於君也。”(2).谓善于规劝。《资治…
人善人欺天不欺 [ rén shàn rén qī tiān bú qī ]
善人虽受他人之欺,然天不欺之也。清、翟颢《通俗编·品目·人善人欺天不欺》:「《元曲选》杨氏劝夫,花闲四友二曲,有此语…
海内一统 [ hǎi nèi yī tǒng ]
天下统一。《三国演义.第二回》:「今海内一统,惟黄巾造反;若容其降,无以劝善。」
太上感应篇 [ tài shàng gǎn yìng piān ]
书名。宋代李昌龄传,一卷。假借太上之旨,宣扬天道奖善惩恶,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清惠栋有注,俞樾缵义。为近世中国民…
戒劝 [ jiè quàn ]
告戒,勉励。《国语·楚语上》:“ 叔时 曰:‘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
阴骘文 [ yīn zhì wén ]
(一)、亦作“阴隲文”。旧时劝善书。(二)、相术家称人脸上可借以推定其命运的纹路。
感化 [ gǎn huà ]
用行动影响或善意劝导,使人的思想、行为逐渐向好的方面变化:感化失足者。
惰废 [ duò fèi ]
怠惰废业。《周礼·夏官·大司马》“进贤兴功” 唐 贾公彦 疏:“起其劝善乐业之心,使不惰废。”
放下屠刀 [ fàng xià tú dāo ]
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
沮劝 [ jǔ quàn ]
谓阻止恶行,勉励善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赏罚无章,何以沮劝?”唐 元结《辩惑上》:“若法令不行,则无以沮劝;…
劝説 [ quàn shuō ]
劝人从事某事或使其对某事表示同意。《汉书·疏广传》:“宜从丈人所,劝説君买田宅。”宋 吴淑《江淮异人录·司马郊》:“…
天堂地狱 [ tiān táng dì yù ]
原为佛家语。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恶人死后堕入地狱。佛家用以劝善惩恶。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
迁善黜恶 [ qiān shàn chù è ]
迁善黜恶(遷善黜惡) 犹言向善而去除邪恶。 三国 蜀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考黜》:“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亦作“…
诱导 [ yòu dǎo ]
劝诱;引导诱导向善大脑皮层中兴奋过程引起抑制过程的加强,或后者引起前者的加强
上天有好生之德 [ shàng tiān yǒu hào shēng zhī dé ]
造物主有悲悯万物的善心。为劝人为善之词。《老残游记.第一一回》:「上天有好生之德,由冬而春,由春而夏,由夏而秋,上天…
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 fàng xià tú dāo lì biàn chéng fó ]
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就能变成好人。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fàng xià tú dāo lì dì chéng fó ]
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从善如流 [ cóng shàn rú liú ]
听从好的意见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人家的劝告。《左传·成公八年》:“从善如流,宜哉!”
【词语拼音】quàn shàn
【词语解释】勉励为善;勉力为善。《韩非子·守道》:“圣王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完法。”《汉书·公孙弘传》:“臣闻上古 尧 、 舜 之时,不贵爵赏而民劝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