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砍滥伐 [ làn kǎn làn fá ]
无节制、无计划和不合理的采伐林木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后果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损伤,全球变暖等问题加剧。
杉板 [ shān bǎn ]
杉木板。 宋 米芾 《书史》:“ 唐 礼部尚书 沉传师 书《道林寺》诗在 潭州 道林寺 四絶堂 ,以杉板略薄,布粉不…
飘沓 [ piāo tà ]
谓连续飘动。 清 钱谦益 《似虞周翁八十序》:“翁一发声,林木飘沓,广场寂寂无一人。”
株木 [ zhū mù ]
指刑杖。《易·困》:“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覿。” 高亨 注:“臀困于株木者,盖谓臀部受刑杖也。杖以木株…
木杮 [ mù fèi ]
砍削下来的碎木片、木皮。《晋书·王濬传》:“武帝 谋伐 吴,詔 濬 修舟舰…… 濬 造船於 蜀,其木杮蔽 江 而下。…
祥树 [ xiáng shù ]
祥瑞的树木。出处 北周·庾信《汤解祝网赞》:“连珠两起,合玉双成。榖为祥树,桑成乐林。
緑地 [ lǜ dì ]
(一)、绿色草地。(二)、今指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于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地区,如公…
木牍 [ mù dú ]
古代用以写字的木简。叶德辉《书林清话·书之称叶》:“牒则木牘一版之称。”洪楼《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简介》:“从…
杉锦 [ shān jǐn ]
杉木纹理细密而美者之称。后亦指纹理如杉木的丝织物。《埤雅·释木二》:“梀谓之綾,杉谓之纱,檖谓之罗,罗亦有华者,俗谓…
萤燿 [ yíng yào ]
萤光。晋 左思《吴都赋》:“西 蜀 之於东 吴 小大之相絶也,亦犹棘林萤燿而与夫樳木龙烛也。”
蓊薆 [ wěng ài ]
形容草木茂密多荫。《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观众树之蓊薆兮,览竹林之榛榛。”清 唐孙华《仲春鸿雪堂燕集》诗:“乔木年…
攒丛 [ zǎn cóng ]
丛聚。 南朝 梁 江淹 《闽中草木颂·栟榈》:“异木之生,疑竹疑草,攒丛石逕,森蓯山道。” 唐 李适 《答宋十一崖口…
柏树 [ bǎi shù ]
为柏科侧柏属的一种常绿乔木,在中国分布极广,北起内蒙古、吉林,南至广东及广西北部,人工栽培范围几遍全国,是优良的园林…
冈岩 [ gāng yán ]
山岩。《艺文类聚》卷六一引 晋 傅玄 《正都赋》:“於是神岳双立,冈巖岑崟,灵草蔽崖,嘉木成林。”
齐眉棍 [ qí méi gùn ]
武者所用的坚木棍,依使用者身长、体重而作,上与眉齐,故称为「齐眉棍」。也称为「少林棍」。
青城山 [ qīng chéng shān ]
中国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中部。海拔1 600米。林木蔽天,深邃宁静,以幽闻名。多名胜古迹。
林兰 [ lín lán ]
(1).花名。或曰梔子的别名。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水香送秋而擢蒨,林兰近雪而扬猗。” 明 李时珍 《本…
木牒 [ mù dié ]
古代木质的书板。 叶德辉 《书林清话·书之称叶》:“又知本牒之牒,其制甚薄,故风可吹亦可转。”
焚山烈泽 [ fén shān liè zé ]
以火焚烧山林,烤干沼泽。宋刘攽《鸿庆宫三圣殿赋》:“焚山烈泽,害服妖息。鸟兽咸若,草木允植。”
独木不林 [ dú mù bù lín ]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杂木 [ zá mù ]
杂色木材;劣质木材。《礼记·丧服大记》:“君松槨,大夫柏槨,士杂木槨。” 孔颖达 疏:“士杂木槨者,士卑,不得同君,…
淤集 [ yū jí ]
郁集。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九:“一片银灰色的艾蒿的特有的香味淤集在整个的林中。”
负衡 [ fù héng ]
谓驾车。衡,车辕头上的横木。 汉 焦赣 《易林·复之艮》:“三驪负衡,南取芝香,秋兰芬馥,盛满匣匱。”
深山穷林 [ shēn shān qióng lín ]
深山穷林(深山窮林) 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 唐 柳宗元 《零陵郡复乳穴记》:“且夫乳穴必在深…
葳蓁 [ wēi zhēn ]
草木丛杂貌。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与麋鹿以为羣,宿林藪之葳蓁,野萧条而极望,旷千里而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