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亡 [ yí wáng ]
(一)、亦作“遗亾”。遗落;散失。唐 张九龄《上封事书》:“臣以为始造簿书,以备用人之遗亾耳。”宋 王十朋《<潜涧严…
剿捕 [ jiǎo bǔ ]
(一)、讨伐逮捕。明 唐顺之《海贼分道侵突疏》:“邓城 及守备 杨縉 等又不能设策剿捕,致贼屯聚散劫。”《明史·云南…
起马 [ qǐ mǎ ]
(一)、启程;动身。明 汤显祖《牡丹亭·劝农》:“餘花餘酒,父老们领去,给散小乡村,也见官府劝农之意。叫祇候们起马。…
封疆大吏 [ fēng jiāng dà lì ]
亦作“封疆大臣”。亦作“封疆大员”。明 代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和 清 代的总督、巡抚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类…
张玮 [ zhāng wěi ]
张玮为明末之儒者,曾讲学于东林书院。其为官俭朴廉正。据〔明史.列传〕载:「张玮字席之,武进人。少孤贫,取糠自给,…
録事 [ lù shì ]
(一)、职官名。晋 公府置录事参军,掌总录众官署文簿,举弹善恶。后代刺史领军而开府者亦置之。省称“録事”。隋 初以为…
牵挽 [ qiān wǎn ]
(一)、亦作“牵輓”。牵拉。指拉物。《后汉书·董卓传》:“牵挽臣车,使不得行。”唐 韩愈《南溪始泛》诗之一:“石麤肆…
遥领 [ yáo lǐng ]
(1).谓只担任职名,不亲往任职。《晋书·桓温传》:“ 温 至 赭圻 ,詔又使尚书 车灌 止之, 温 遂城 赭圻 ,…
规画 [ guī huà ]
(一)、筹划,谋划。《三国志·蜀志·杨仪传》:“亮 数出军,仪 常规画分部,筹度粮穀。”宋 苏洵《高帝》:“陈平、张…
迟顿 [ chí dùn ]
(1).迟钝;不灵敏。《汉书·翟方进传》:“ 方进 年十二三,失父孤学,给事太守府为小史,号迟顿不及事,数为掾史所詈…
飞骑 [ fēi qí ]
(1).快马。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飞骑黄金勒,香车翠鈿装。”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时…
伊能嘉矩 [ yī néng jiā jǔ ]
伊能嘉矩(いのう かのり( Inō Kanori) 1867~1925),日本历史学、人类学者。 生平伊能嘉矩,字朋…
謏闻 [ xiǎo wén ]
1. 小有声名。《礼记·学记》:“发宪虑,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郑玄 注:“謏之言小也。” 孔颖达 疏:…
拿汀 [ ná tīng ]
拿汀-概述 朱兆祥受封马来西亚拿督 拿督 - Dato' (或Datuk, 视何人封赐而定)是一些有功的人士受封而得…
行首 [ xíng shǒu ]
(一)、指军队的行列。或谓军队行列的领队。《左传·成公十六年》:“塞井夷灶,陈於军中,而疏行首。”刘文淇 疏证:“此…
龙骧 [ lóng xiāng ]
(1).亦作“ 龙襄 ”。昂举腾跃貌。《汉书·叙传下》:“云起龙襄,化为侯王,割有 齐 楚 ,跨制 淮 梁 。” 颜…
节级 [ jié jí ]
(1).次第。《魏书·释老志》:“年常度僧……若无精行,不得滥採。若取非人,刺史为首,以违旨论,太守、县令、纲僚节级…
金瓶掣签 [ jīn píng chè qiān ]
自清朝以来,藏传佛教活佛达赖和班禅转世灵童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详细解释 基本简介 用金瓶掣签的方式来…
开门纳谏 [ kāi mén nà jiàn ]
开门纳谏 - 概述 开门纳谏,指的是政府部门起草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积极“开门纳谏”,充分倾听百姓心声、问计于民,多…
管领 [ guǎn lǐng ]
(一)、管辖统领。唐 李群玉《赠人》诗:“云雨无情难管领,任他别嫁 楚襄王。”《水浒传》第九四回:“副先锋 卢俊义 …
五谷素 [ wǔ gǔ sù ]
五谷素-概述 杨素兰吃的五谷素 五谷素,五谷素为蓝白色相间的胶囊,通过对肥胖者内分泌功能的调整,促进机体脂肪代谢,产…
旗牌 [ qí pái ]
(一)、亦作“旂牌”。写有“令”的旗和牌,封建朝廷颁给封疆大吏或钦差大臣作为准其便宜行事的凭据。元 白朴《梧桐雨》楔…
苗刘之变 [ miáo liú zhī biàn ]
拼音:miáo liú zhī biàn 简介 也称“明受之变…
镇抚 [ zhèn fǔ ]
(一)、安抚。《左传·昭公十五年》:“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以镇抚其社稷。”《史记·淮阴侯列传》:“因请立 张耳 为 …
宏才 [ hóng cái ]
(一)、亦作“宏材”。大才。晋 夏侯湛《东方朔画赞》:“远心旷度,赡智宏材,倜儻博物,触类多能。”北齐 颜之推《颜氏…
【词语拼音】wǔ jūn dū dū fǔ
【词语解释】明朝管理军队的机构。明太祖初设大都督府,后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统管京师和外地各卫所。其职责是管理、训练军队。军令权属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