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明夷 [ dì huǒ míng yí ]
明夷卦展示明夷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明夷”是失意的意思。
嵎夷 [ yú yí ]
古代指 山东 东部滨海地区。《书·尧典》:“分命 羲仲,宅 嵎夷,曰 暘谷。”孔 传:“东表之地称 嵎夷。”陆德明 …
火米 [ huǒ mǐ ]
(一)、旱稻。唐 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诗:“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鷄。”宋 范成大《离堆行》:“成都 火米不…
通明 [ tōng míng ]
状态词。十分明亮:灯火通明。月光照着雪地,四外通明。
红夷 [ hóng yí ]
(1).旧称 荷兰 。 明 张煌言 《上延平王书》:“而今守御单弱,兼闻 红夷 搆虏乞师。万一乘虚窥伺,胜败未可知也…
山伐 [ shān fá ]
谓采伐山中的竹木等。《汉书·地理志下》:“ 江 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
遏灭 [ è miè ]
(1).堵塞净尽。(2).压灭。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五·生克制化》:“凡生中有尅者,谓如木生火,火盛则木为灰…
懽聚 [ huān jù ]
欢乐地团聚。宋 赵师侠《永遇乐·重明节》词:“希夷高蹈,寿康长保,五世祖孙懽聚。”懽,一本作“欢”。
火鸦 [ huǒ yā ]
(一)、吐绶鸡(火鸡)的别名。清 李元《蠕范·物制》:“火鸦,火鸡也,山斲木也。大如鸦,青黑色,头有红毛,似鹤顶堆砂…
边夷 [ biān yí ]
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晋书·滕脩传》:“脩 在南积年,为边夷所附。”《敦煌曲子词·洞仙歌》:“华烛光辉,深下帡幃,恨…
寒食 [ hán shí ]
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有的地区清明叫寒食。
暖地 [ nuǎn dì ]
佛教语。指善根渐趋成熟而尚未断绝烦恼的修行阶段。佛教认为,智慧火能焚尽烦恼薪。煖为火之前兆,因以为喻。 明 徐复祚 …
调徵 [ tiáo zhǐ ]
谓收取税赋。明 徐渭《代江北事平赐金币谢表》:“跨两省一京之地,当诸夷数道之衝,机务浩繁,调徵阔远。”
六宇 [ liù yǔ ]
谓天地四方。 明 张煌言 《乡荐经义·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氛靄方夷,非壮犹难…
煖地 [ nuǎn dì ]
佛教语。指善根渐趋成熟而尚未断绝烦恼的修行阶段。佛教认为,智慧火能焚尽烦恼薪。煖为火之前兆,因以为喻。明 徐复祚《一…
火山公园 [ huǒ shān gōng yuán ]
火山公园 是以观赏火山喷发奇景为主题的特殊游览区。建立于地壳活动带上,往往以景色壮观、富有刺激性而成为著名旅游胜地。…
活火 [ huó huǒ ]
◎ 活火 huóhuǒ[fire;with flames] 明火,有火苗的火英文翻译1.【化】 dir…
火甲 [ huǒ jiǎ ]
明 代户籍制度的单位。亦指户甲之长。 明 祝允明 《猥谈·无故之死》:“明日内旨取看,火甲觅丐与儿,皆亡矣。”《金瓶…
夷粹 [ yí cuì ]
平和纯正。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夫以水性沉柔,入隘奔激。方之人情,固知迫隘之地,无得保其夷粹。”《新…
炳若观火 [ bǐng ruò guān huǒ ]
bǐng ruò guān huǒ 炳若观火(炳若觀火)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梁启超 《欧洲地理大势论》:“人民之职…
火炭母 [ huǒ tàn mǔ ]
火炭母,中药名。为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其味辛、苦,性凉;有毒。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平肝明目,活血舒筋之…
火山灰效应 [ huǒ shān huī xiào yìng ]
火山爆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上升到空中,产生“阳伞效应”,高空的火山灰层一方面反射太阳的辐射,一…
岁火 [ suì huǒ ]
地方风俗。 吴 中习俗,除夕每家在门口烧柴满盆以取暖,叫岁火。 明 杨慎 《甲午临安除岁》诗:“隣墻儿女亦无睡,岁火…
火山活动 [ huǒ shān huó dòng ]
火山活动在板块隐没所形成的火山岛弧上,一个个从平缓低地上崛起的火山,不但高度大,而且多半还很活跃;例如日本和美洲西岸…
居夷 [ jū yí ]
亦作“ 居彝 ”。本指居住在东方九夷之地。后泛指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 明 徐爱 《<传习录上>前言》:“不知先生居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