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皮囊草 [ bāo pí náng cǎo ]
亦作“剥皮实草”。古代酷刑,剥下人皮,用草填充之。明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一·堂官笞属官》:“又上疏请惩贪官,復国初剥…
剥皮实草 [ bāo pí shí cǎo ]
见“ 剥皮囊草 ”。
皮剥所 [ pí bāo suǒ ]
宋 代群牧司所属官署名。掌割剥死亡的马牛驴骡等。宋 高承《事物纪原·库务职局·皮剥所》:“《宋朝会要》曰:‘皮剥所,…
剥缺 [ bāo quē ]
剥落残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基前有碑,文字剥缺,不復可识。” 唐 韩愈 《黄陵庙碑》:“庭有石碑,…
侵剥 [ qīn bāo ]
侵害盘剥。
斥夺 [ chì duó ]
夺取;剥夺。
刻括 [ kè kuò ]
剥削搜刮。
逼逼剥剥 [ bī bī bāo bāo ]
象声词。元本高明《琵琶记·寺中遗像》:“木鱼乱敲,逼逼剥剥。”参见“逼驳”。
鍧鍧 [ hōng hōng ]
象声词。形容大声。 明 王世贞 《刁斗篇》:“剥剥琢琢如有情,丁丁鍧鍧咽復鸣。”
杂徭 [ zá yáo ]
封建社会徭役之一。其剥削范围及剥削程度随统治者需要而定,无严格规定。
剥啮 [ bāo niè ]
剥取草木之皮而食也。宋、苏轼〈寄刘孝叔〉诗:「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
崩剥 [ bēng bāo ]
(一)、纷乱,衰乱。《后汉书·董卓传论》:“董卓 初以虓闞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李贤 注:“…
剥船 [ bāo chuán ]
即驳船。剥,通“驳”。明 萧良榦《拙斋十议·优恤船户议》:“今剥船所剥之粮,则犹官粮也。”《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
剔膏 [ tī gāo ]
喻残酷地剥削。
掰开 [ bāi kāi ]
裂开;打开;剥开。
剥丧 [ bāo sàng ]
(1).伤亡;丧乱。《书·泰誓中》:“剥丧元良。” 孔 传:“剥,伤害也。”《宋书·谢灵运传》:“是故升平难於恒运,…
擢筋割骨 [ zhuó jīn gē gǔ ]
犹言擢筋剥肤。
朘削 [ juān xuē ]
剥削:朘削民众。
剥夺 [ bō duó ]
(一)、用强制的方法夺去:剥夺劳动成果。(二)、依照法律取消:剥夺政治权利。
麻秸 [ má jí ]
剥掉皮的麻秆
扒皮 [ bā pí ]
比喻残酷剥削。
攻剥 [ gōng bāo ]
攻击驳斥。剥,通“驳”。
驳蚀 [ bó shí ]
亦作“駮蚀”。犹剥蚀。
瑕壁 [ xiá bì ]
苔藓斑剥的石壁。
刳脂剔膏 [ kū zhī tī gāo ]
比喻残酷地剥削。
【词语拼音】gān bāo bāo
【词语解释】干脆,毫无遮饰。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我这两个开仓的官,清耿耿不受民财,乾剥剥则要生钞。”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二折:“今年轮着我家掌管主司考卷,我清耿耿不受民钱,乾剥剥只要生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