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 [ liù zhōu ]
(一)、指古代九州中的六州。《逸周书·程典》:“维三月既生魄,文王 合六州之侯,奉勤于 商。”孔晁 注:“三分天下有…
马辇 [ mǎ niǎn ]
帝后乘坐的马车。行藉田礼或小祀时乘之。《魏书·礼志四》:“马輦,重级,其饰皆如之。繢漆直轴六,左右排驾。天子藉田、小…
绵代 [ mián dài ]
亦作“緜代”。犹言世世代代。《晋书·天文志上》:“緜代相传,史官禁密。”《隋书·礼仪志六》:“案竹叶冠,是 高祖 为…
什六 [ shí liù ]
十分之六。过半数。《汉书·地理志下》:「量其富,居什六。」
六誓 [ liù shì ]
《尚书》中六篇誓文的总称。《穀梁传·隐公八年》“誥誓不及 五帝 ” 晋 范宁 注:“誥誓,《尚书》六誓七誥是其遗文。…
认保状 [ rèn bǎo zhuàng ]
保证书。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考代书》:“词理明通,且验其状貌端良者,取定数名,开明年貌籍贯,投具认保状。”亦…
三十六国 [ sān shí liù guó ]
(一)、.指汉时西域诸国。大部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汉书·西域传序》:“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
书计 [ shū jì ]
文字与筹算。六艺中六书九数之学。《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计。”《汉书·食货志上》:“八岁入小…
令狐綯 [ lìng hú táo ]
唐、华原人,字子直、楚子。性懦缓,精文学。宣宗时,刺湖州,召入知制诰,辅政十年,拜司空,检校司徒,封凉国公。庞勖叛据…
短笔 [ duǎn bǐ ]
拙劣的文笔。亦用作谦辞。《宋书·隐逸传·王弘之》:“ 弘之 四年卒,时年六十三。 颜延之 欲为作誄,书与 弘之 子 …
六时 [ liù shí ]
(一)、攻伐他国的六种时机。(二)、佛教分一昼夜为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三)、古分一昼夜为十二…
侯安都 [ hóu ān dōu ]
陈、曲江人,字成师。巧隶书,兼能鼓琴,又以五言诗闻名。见《陈书·卷八》、《南史·卷六十六》。
平水韵 [ píng shuǐ yùn ]
原为金代供科举考试用的官韵书。分汉字一百零六韵。元、明、清以来作近体诗时以为押韵的根据。
儿易内仪以 [ ér yì nèi yí yǐ ]
书名。凡六卷,明、倪元璐撰,言儿易者。据自序谓取孩始之义,是书专以大象释经,每卦列卦爻辞至大象而止,以六十四卦大象俱…
狐书 [ hú shū ]
《太平御览》卷六一八引 晋 伏滔 《北征记》:“ 皇天坞 北,古时陶穴。 晋 时有人逐狐入穴,行十里许,得书二千餘卷…
旬时 [ xún shí ]
旬日。十天。《书·康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孔 传:“既得其辞,服膺思念五、六日,至于十日。”三国 魏…
芝英书 [ zhī yīng shū ]
书体名。 唐 韦续 《墨薮·五十六种书》:“芝英书者,六国时,各以异体为符信所製也。”亦省作“ 芝英 ”。 唐 颜师…
套画押字 [ tào huà yā zì ]
旧时指伪造文书,模仿他人签名。《六部成语注解.刑部》:「套画押字:假作文券仿画他人押字以为凭也。」
公孙龙子 [ gōng sūn lóng zǐ ]
书名。战国时赵人公孙龙所着,六篇。其白马论及坚白之辩,实为早期的理则学,在先秦诸子中,列为名家。
带仗左右 [ dài zhàng zuǒ yòu ]
携带兵器的侍从人员。《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子响少好武,在西豫时,自选带仗左右六十人,皆有胆干。”
训诰 [ xùn gào ]
(一)、《尚书》六体中训与诰的并称。训乃教导之词,诰则用于会同时的告诫。(二)、泛指训导告诫之类的文辞。
领护 [ lǐng hù ]
(1).管理保卫。《汉书·息夫躬传》:“天子使 躬 持节领护三辅都水。”《后汉书·西域传序》:“ 武帝 时, 西域 …
字例 [ zì lì ]
造字的条例。指六书。
浮套 [ fú tào ]
犹客套。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芸 虽时有书来,必两问一答,半多勉励词,餘皆浮套语,心殊怏怏。”
时儁 [ shí jùn ]
同“时俊”。《魏书·儒林传·卢景裕》:“齐文襄王 入相,於第开讲,招延时儁,令 景裕 解所注《易》。”宋 李纲《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