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稽 [ zuò jī ]
指言行举止。作,行;稽,止。《书·酒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参阅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卷七。
贪求无厌 [ tān qiú wú yàn ]
贪婪求得,永无厌足止息
露暴 [ lù bào ]
暴露。谓行止于野,栉风沐雨,无所遮蔽。明 何景明《上李西涯书》:“近 河 南盗贼,日益横起,山 东士卒,经年露暴。”
断屠 [ duàn tú ]
(一)、禁止屠宰。(二)、停止执行死刑。参见“断屠日”、“断屠月”。
流里流气 [ liú lǐ liú qì ]
作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目禁 [ mù jìn ]
用眼色禁止别人言行。
跄跭 [ qiàng xiáng ]
欲行又止,犹豫不进貌。
禁例 [ jìn lì ]
禁止某种行为的条例。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 bù sè bù liú,bù zhǐ bù xíng ]
唐韩愈《原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原意指不抑止佛家和道家的思想,儒家的思想就不能推行。现用来指不把另一种东西…
废负 [ fèi fù ]
谓旷废职守之过。《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矣。”…
江禁 [ jiāng jìn ]
谓江上封锁,禁止通行。
程歇 [ chéng xiē ]
谓行程中的食宿休止。
停役 [ tíng yì ]
停服兵役。指现役军人在营期间,如有患病不堪行动、在押中及无故离营等,已逾规定期限,使其停止服役。
游泥 [ yóu ní ]
(一)、淤泥。(二)、无休止地侵扰。
狂颠 [ kuáng diān ]
癫狂。形容举止放荡无节制。
止恶扬善 [ zhǐ è yáng shàn ]
说停止一切作恶行而褒扬一切作善行。
随阳 [ suí yáng ]
跟着太阳运行。指候鸟依季节而定行止。
不规矩 [ bù guī ju ]
不端行为;不正派举止;粗鲁表现;品行不良。
跸止 [ bì zhǐ ]
谓古代帝王驻跸时,禁止行人通行以警戒。
停战 [ tíng zhàn ]
交战各方同意暂时停止战争行动;局部或全面的停止交战
停版 [ tíng bǎn ]
书刊停止出版,不再印行。
卧旗息鼓 [ wò qí xī gǔ ]
息鼓:停止敲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
防心摄行 [ fáng xīn shè xíng ]
指防止杂念和注意言行。
禁书 [ jìn shū ]
禁止刊行或阅读的书籍。
呵跸 [ hē bì ]
古代帝王出行时卫队吆喝清道,禁止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