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套 [ wài tào ]
(一)、大衣。(二)、罩在外面的西式短上衣。
短袄 [ duǎn ǎo ]
有衬里的短上衣。
獭褐 [ tǎ hè ]
獭皮制成的短衣。
白蕉衫 [ bái jiāo shān ]
白夏布短袖单衣。
半臂 [ bàn bì ]
短袖或无袖上衣。
衷襦 [ zhōng rú ]
衬在里面的短衣。
短褂 [ duǎn guà ]
一种中式短上衣。
短衫 [ duǎn shān ]
短的褂子;单上衣。
貂褐 [ diāo hè ]
用貂皮制的短衣。
短打 [ duǎn dǎ ]
(一)、戏曲中武戏表演作战时,演员穿短衣开打:短打戏。短打武生。(二)、指短装:一身短打。
汗衫 [ hàn shān ]
吸汗的贴身短衣。古称“中衣”、“中单”
稊田 [ tí tián ]
谓贫瘠的田地;薄田。 清 金农 《次香山驿》诗:“稊田米贱那得食,短后之衣风披披。”
竖褐 [ shù hè ]
贫民所穿的短窄粗衣。
连理襦 [ lián lǐ rú ]
绣有连理枝的短上衣。
短褐不完 [ duǎn hè bù wán ]
短褐:粗布短衣。不完:破烂不堪。形容衣衫褴褛富者木土被文锦,犬马余肉粟,而贫者短褐不完,含菽饮水。—&m…
毛褐 [ máo hè ]
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
可身 [ kě shēn ]
衣服的肥瘦长短穿着正合适:这件衣服很可身。
襜衣 [ chān yī ]
遮至膝前的短衣。即围裙。
衫裙 [ shān qún ]
短衫和裙子。亦泛指衣服。
襦裙 [ rú qún ]
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是 宋 代妇女通常的衣着。亦泛指衣服。
罗襦 [ luó rú ]
(一)、绸制短衣。(二)、细密的网。
布母繜 [ bù mǔ zūn ]
古代一种状如围裙的短衣。
缺吃少穿 [ quē chī shǎo chuān ]
指衣食困乏。亦作“缺吃短穿”。
短衣窄袖 [ duǎn yī zhǎi xiù ]
古代指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宋 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中国衣冠,自 北齐 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緑短衣,长靿…
铠衣 [ kǎi yī ]
中世纪穿在铠甲里面的短上衣,亦指一种有钢甲的衣服。
【词语拼音】duǎn hòu yī
【词语解释】后幅较短的上衣,便于活动,多为武士之衣。语出《庄子·说剑》:“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鬢、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郭象 注:“短后之衣,为便於事也。”唐 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自逐 定远侯,亦著短后衣。”宋 沉括《梦溪补笔谈·辩证》:“凡説武人,多云衣短后衣……短后衣出《庄子·説剑篇》,盖古之士人,衣皆曳后,故时有衣短后之衣者。”清 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天山 古雪成秋水,替浣劳臣短后衣。”张素《寄明星》诗:“陈书几见虚前席,射猎空餘短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