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兵 [ zhèng bīng ]
(1).指摆开阵势正面作战的军队。对“奇兵”而言。《尉缭子·勒卒令》:“正兵贵先,奇兵贵后。” 宋 苏洵 《权书上·…
挐兵 [ ná bīng ]
连兵。谓持续的战祸。元 王恽《玉堂嘉话》卷四:“爰自平 金 之后,蜀 汉荆扬,挐兵几三十年。”
误作非为 [ wù zuò fēi wéi ]
误作非为(誤作非爲) 犹言胡作非为。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况尔等为兵为勇之人,多係平日误作非为,是以借…
平乐 [ píng lè ]
(一)、和平安乐。(二)、谓平坦富饶。(三)、汉代宫观名。后泛指园林馆阁。
导先 [ dǎo xiān ]
前导。 汉 焦赣 《易林·夬之泰》:“清冷如云,为兵导先,民人冤急,不知东西。”
孤林 [ gū lín ]
(一)、孤立的丛林。唐 谢偃《高松赋》:“荷兹松之挺茂,擢脩干於孤林。”(二)、《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羽林掌送从…
短衣匹马 [ duǎn yī pǐ mǎ ]
短衣:短装。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
急义 [ jí yì ]
重义气。 宋 洪迈 《夷坚支志庚·林子安赴举》:“因从客问 林 曰:‘ 魏户部 何如人?’ 林 曰:‘ 子安 与之姻…
衆议成林 [ zhòng yì chéng lín ]
谓众人的议论可使人相信平地上出现森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乱真。《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高诱注:“众人…
增拓 [ zēng tuò ]
增加、扩充。清 唐孙华《东林寺》诗:“刹竿无倾頽,莲宇復增拓。”《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
蚀昴 [ shí mǎo ]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邹阳 从狱中上书云:“卫先生 为 秦 画 长平 之事,太白蚀昴,而 昭王 疑之。”裴駰 …
会派 [ huì pài ]
会同派遣。 清 林则徐 《总兵站柱等出卡接见蒙古右翼盟长情形片》:“臣等先经会派 西寧镇 总兵 站柱 、 西寧府 知…
逸福 [ yì fú ]
安逸幸福。《万花楼》第六五回:“今敌兵杀得寸草不留,正好吃些太平酒,享些太平逸福。”
仗身 [ zhàng shēn ]
帝、王或高官的随身卫士。《北齐书·平阳王淹传》:“皇建 初,为太傅,与 彭城、河间王 并给仗身、羽林百人。”《南史·…
丧躯 [ sàng qū ]
丧身。明 张纶《林泉随笔》:“抱真 虽善用兵,晚年惑方士,服丹丧躯,其智无足言。”
府卫 [ fǔ wèi ]
(一)、指 北周、隋、唐 的府兵制。府兵轮流宿卫京师,故亦称府兵为府卫。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训兵》:“自府卫废,而…
林平 [ lín píng ]
林忠强长女,南京保卫战中被陈克救下,后加入中共地下党,被派往重庆,成为郭忠良的联系人,在假扮夫妻的生活中,郭忠良渐渐…
统兵 [ tǒng bīng ]
统领军队。《三国演义.第一回》:「刘焉令邹靖引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儒林外史.第八回》:「次年,宁王统…
林衡 [ lín héng ]
古官名。《周礼·地官·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计林麓而赏罚之。”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旁…
箩筛 [ luó shāi ]
竹编的筛子。 柯仲平 《拨开梢林找井岗》诗:“望不见边的森林篷在天,把天篷成一箩筛。”
秣马利兵 [ mò mǎ lì bīng ]
秣马利兵(秣馬利兵) 喂饱战马,磨快兵器。谓做好作战准备。《左传·成公十六年》:“蒐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蓐食…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bīng yī shí ]
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 ]
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开阔地 [ kāi kuò dì ]
军事上指没有树林、山丘等遮挡的大片平地。
健兵 [ jiàn bīng ]
强壮之兵士。《三国志·吴书·张温传》:「夫宿恶之民,放逸山险,则为劲寇;将置平土,则为健兵。故温念在欲取宿恶,以除劲…
【词语拼音】píng lín bīng
【词语解释】新莽 末年 绿林 农民起义军的一支。以 陈牧、廖湛 为首。新莽 地皇 三年(公元22年),他们聚众千余人响应 新市 兵,在 平林(今 湖北 随县 东北)起义,称“平林兵”。同年与本属 绿林 军的 新市、下江 兵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