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象 [ xíng xiàng ]
古代描绘刑罚的图像。用以公诸民众,以示儆戒。
鸡毛信 [ jī máo xìn ]
旧指需要迅速传送的公文、信件,上面插上鸡毛
狐偃 [ hú yǎn ]
人名。字子犯,春秋晋人。为晋文公舅,故也称为「舅犯」。文公为公子时,出亡在外,偃与兄毛从之十九年;及文公归国,乃以偃…
文书 [ wén shū ]
指公文、书信、契约等手把文书口称敕。——唐· 白居易《卖炭翁》文书下行直省。&…
郊次 [ jiāo cì ]
谓出居郊外。《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伯 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
揭示 [ jiē shì ]
(一)、公布(文告等):揭示牌。(二)、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的事物:揭示客观规律。
言瑞 [ yán ruì ]
守信之言。语出《左传·襄公九年》:“信者,言之瑞也。” 唐 李商隐 《为安平公兖州奏杜胜等四人充判官状》:“右件官文…
通信鸽 [ tōng xìn gē ]
信鸽。用以传递书信的一种家鸽。经过训练后,可在数百公里内传递书信。书信通常插入绑在鸽腿上的轻管内。参见“信鸽”。
徙木立信 [ xǐ mù lì xìn ]
指通过某种手段树立典型,而使公众信服的行为。
科目儒 [ kē mù rú ]
指追求科举功名的读书人。 元 刘壎 《补史十忠诗·丞相都督信国公文公》:“呜呼忠义臣,匪直科目儒。”
打叉 [ dǎ chā ]
在公文、试题等上面画“×”,表示不认可、否定或有错误。
前谈 [ qián tán ]
前人之谈论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羊公辞开府,有誉于前谈。庾公之让中书,信美于往载。」
愧心 [ kuì xīn ]
羞惭之心。《左传·昭公二十年》:“其祝史荐信,无愧心矣。”
穆宣 [ mù xuān ]
诚信公明。《文选·颜延之<宋文元皇后哀策文>》:“壼政穆宣,房乐韶理。” 李善 注:“穆,信也。谓宫中之政信而明。”
未孚 [ wèi fú ]
(1).不算大信,不是至诚。《左传·庄公十年》:“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全裸政府 [ quán luǒ zhèng fǔ ]
全裸政府 -简介 全裸政府指完全公开公务开支明细的政府。 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政府公示出2010年1月份公务开支明…
弃信 [ qì xìn ]
失信;违背信义。《左传·成公六年》:“説 欲袭 卫 …… 伯宗 曰:‘不可。卫 唯信 晋,故师在其郊而不设备,若袭之…
信君 [ xìn jūn ]
诚实的国君。《左传·昭公二十年》:“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於鬼神。”
推诚布公 [ tuī chéng bù gōng ]
推诚布公(推誠布公) 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官政》:“亦使士大夫识得行记己用世规模,须在推诚布…
准详 [ zhǔn xiáng ]
旧时公文用语。意谓批准了上报的材料或请示报告。
画依 [ huà yī ]
旧时主管长官在公文稿上写一“依”字,表示依从可行。
复合量词 [ fù hé liàng cí ]
表示复合单位的量词,如“架次、人次、秒立方米、吨公里”。
书信馆 [ shū xìn guǎn ]
邮局。太平天囯 洪仁玕《资政新篇》:“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郑观应《盛世危言·邮政上》:“﹝ 德国 ﹞因…
钧颜 [ jūn yán ]
书信、公文中对仕宦者的尊称。如:「拜别 钧颜,数月于兹。」
文牍 [ wén dú ]
(一)、公文、书信的总称。(二)、旧时称担任文牍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