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侨 [ guó qiáo ]
即 春秋 郑 大夫 公孙侨。
叔向 [ shū xiàng ]
复姓。 春秋 晋 大夫 羊舌肸 ,字 叔向 ,后以其字为姓。见《通志·氏族三》。
边豆 [ biān dòu ]
犹笾豆。 宋 沉括 《故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张公墓志铭》:“后数岁某不幸失边豆之助,遂壻公门下。”
卿大夫 [ qīng dài fū ]
卿和大夫。后借指高级官员。《国语·鲁语下》:“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史记·汲郑列传》:“至 黯 七世,世为…
嬖大夫 [ bì dài fū ]
官名,下大夫的别称。《左传·昭公元年》:“子晳 上大夫;女,嬖大夫,而弗下之,不尊贵也。”杨伯峻 注:“晋、郑、吴 …
训式 [ xùn shì ]
谓典范,榜样。语本《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郑玄 笺:“故训,先王之遗典也;式,法也。”唐 梁肃《…
下大夫 [ xià dài fū ]
古代的职官名。 周 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左传·哀公三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
将匠 [ jiāng jiàng ]
(1).官名。“将作大匠”的略称。详“ 将作大匠 ”。(2).复姓。 三国 吴 有中散大夫 将匠彧 。见《通志·氏族…
刑不上大夫 [ xíng bù shàng dà fū ]
我国古代大夫以上的贵族享受的特权之一,是宗法等级制在法律上的反映。大夫以上的贵族犯罪,“不执缚係引,不使人颈盩,不捽…
族姓 [ zú xìng ]
(一)、指同姓的亲族。《书·吕刑》:“官伯族姓,朕言多惧。”孙星衍 疏:“族姓,谓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
宗氏 [ zōng shì ]
同族,宗族。《左传·定公四年》:“殷 民六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 周公,用即命于 周。”《后汉…
筌蹄 [ quán tí ]
(一)、亦作“筌蹏”。(二)、南朝士大夫贵族讲经说法时手执的麈尾之类。
帅甸 [ shuài diàn ]
公邑的大夫。《左传·文公十六年》:“ 宋 昭公 将田 孟诸 ,未至,夫人 王姬 使帅甸攻而杀之。” 孔颖达 疏:“近…
君大夫 [ jūn dài fū ]
(1).有封地的大夫。《礼记·曲礼下》:“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 孔颖达 疏:“大夫有地者则亦称曰君,故云…
都家 [ dōu jiā ]
周 代王子弟、公卿、大夫的采地。
内娶 [ nèi qǔ ]
亦作“内取”。谓诸侯娶国内大夫之女。《公羊传·僖公二十五年》:“宋 三世无大夫,三世内娶也。”何休 注:“内娶,大夫…
四大家族 [ sì dà jiā zú ]
指以蒋介石为首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和陈立夫四大家族。是旧中国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
女公 [ nǚ gōng ]
丈夫的姊姊。即大姑。《尔雅.释亲》:「夫之姊为女公。」也作「女妐」。
采食 [ cǎi shí ]
谓古代公卿大夫依靠封地为生。
名臣硕老 [ míng chén shuò lǎo ]
硕:大;老:对古代公卿大夫的尊称。指有名望的大臣。
蛮猺 [ mán yáo ]
亦作“ 蛮徭 ”。旧时对少数民族瑶族的蔑称。 宋 叶适 《朝议大夫蒋公墓志铭》:“ 武陵 二年,军律严静, 蛮猺 震…
杜举 [ dù jǔ ]
春秋 时,晋 大夫 知悼子(荀盈)卒,平公 饮酒、击钟。宰夫 杜蒉 责以大臣丧日,不应举乐。
公膳 [ gōng shàn ]
卿大夫在公朝办事所用的膳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公膳日双鷄,饔人窃更之以鶩。”杜预 注:“卿大夫之膳食。”杨伯…
家众 [ jiā zhòng ]
古代贵族的臣仆人等。《左传·襄公四年》:“羿 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 穷 门。…
长尾先生 [ cháng wěi xiān shēng ]
鲎鱼之别称。《说郛》卷七六引宋毛胜《水族加恩簿·典酱大夫》:“令长尾先生:惟吴越人以谓用先生治酱,华夏无敌,宜授典酱…
【词语拼音】gōng zú dài fū
【词语解释】掌管公族及卿大夫子弟的官职。《左传·昭公五年》:“韩襄为公族大夫,韩须受命而使矣。”《国语·晋语七》:“欒伯请公族大夫。”韦昭注:“公族大夫,掌公族与卿之子弟。”汉刘向《列女传·晋赵衰妻》:“及盾为正卿,思赵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