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虑 [ qíng lǜ ]
(1).忧虑之情。《晋书·羊曼传》:“太妃惟此一舅,发言摧咽,乃至吐血,情虑深重。”(2).情思,感情。 晋 何劭 …
诔辞 [ lěi cí ]
亦作“ 誄词 ”。即诔文。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各文之始》:“誄辞、哀辞、祭文,亦一类也,皆生者悼惜死者之…
毛员鼓 [ máo yuán gǔ ]
鼓名。为古代传入 中国 的 扶南、天竺 乐器。《旧唐书·音乐志一》:“毛员鼓,似都曇鼓而稍大。”《文献通考·乐九》:…
勋臣 [ xūn chén ]
功臣。《后汉书·祭遵传》:“昔 高祖 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録勋臣,颂其美德。”《宋书·臧质传》:“…
哀牢 [ āi láo ]
我国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选·班固<东都赋>》:“自 孝武 之所不征, 孝宣 之所未臣,莫不陆讋水慄,奔走而来宾…
卓踔 [ zhuó chuō ]
高远。 唐 李汉 《<唐吏部侍郎昌黎先生韩愈文集>序》:“诸史百子皆搜抉无隐,汗澜卓踔,奫泫澄深。”
税外方圆 [ shuì wài fāng yuán ]
唐藩镇于朝廷规定的常税之外,巧立名目,括取民财,进贡皇帝,称“税外方圆”。《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二年》:“藩镇多以…
且园 [ qiě yuán ]
1.明、范景文之号。
规取 [ guī qǔ ]
设法夺取;谋求取得。《金史·高汝砺传》:“追胥走卒利其事急,规取货赂,深为民害。”《明史·太祖纪一》:“乃命 徐达 …
笞辱 [ chī rǔ ]
拷打而使受辱。《汉书·循吏传·朱邑》:“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 明 方孝孺 《题杨先生墓铭后》:“乡閭之民不畏郡…
活字印刷 [ huó zì yìn shuā ]
指由宋代毕昇发明的用活字排版的印刷方法。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一节:“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
寮司 [ liáo sī ]
(一)、各衙署长官。《文选·潘岳<西征赋>》:“凡厥寮司,既富而教。”张铣 注:“百寮主司,能使人富而又教之。”(二…
追福 [ zhuī fú ]
为死者做功德,祈祷冥福。《优婆塞戒经》卷五:“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报德寺…
風雲變態 [ fēng yún biàn tài ]
形容诗文变化多姿。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形容》:“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清方宗诚《<桐城文录>序…
尺水兴波 [ chǐ shuǐ xīng bō ]
兴波:激起波澜。小股的水流中同样可以激起波澜。原比喻小事也能引起大的风波。语本唐.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
蒸沤历澜 [ zhēng òu lì lán ]
形容湿热地区污水积久了,冒泡糜烂的样子。宋.文天祥〈正气歌.序〉:「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
頽澜 [ tuí lán ]
犹颓波。比喻颓堕的风尚。清 周亮工《书影》卷二:“吾辈读书,即不能穷及理奥,决不可事禪悦,以助頽澜。”清 方文《施粥…
校梓 [ xiào zǐ ]
校勘并付印。 清 钱熙祚 《<近事会元>校勘记》:“右《近事会元》五卷,从 文澜阁 本抄出,校梓后,得旧抄本。”
文例 [ wén lì ]
文章的条例或范例。
贴经 [ tiē jīng ]
犹帖经。科举时代的一种考试方式。宋 高承《事物纪原·学校贡举·三场》:“天宝 十三载,举人问策外,更诗赋并杂文贴经为…
规范 [ guī fàn ]
(一)、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语音规范。道德规范。(二)、合乎规范:这个词的用法不规范。(三)、使合乎规范:用新…
德表 [ dé biǎo ]
(1).谓有德的表现。(2).引申为凡外著之义。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謚曰: 文范先生 ……文为德表,范为士…
藤纸 [ téng zhǐ ]
古时用藤皮造的纸,产于 浙江 剡溪 、 馀杭 等地。 唐 李肇 《翰林志》:“凡赐与、徵召、宣索、处分曰詔,用白藤纸…
谬辞 [ miù cí ]
悦笑取讽的言语。《韩诗外传》卷六:“夫不疏其指而弗知谓之隐;外意外身谓之讳;几廉倚跌谓之移,指缘谬辞谓之苟。” 南朝…
诰誓 [ gào shì ]
(1).古代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穀梁传·隐公八年》:“誥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 范宁 注:“誥誓,《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