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壶 [ tóng hú ]
古代铜制壶形的计时器。
石器时代 [ shí qì shí dài ]
考古学分期中最早的一个时代,从有人类起到青铜器的出现止,共二三百万年。这时人类主要用石头制造劳动工具,还不知道利用金…
青铜器 [ qīng tóng qì ]
通常也简称铜器。在我国考古学上,主要是指 先秦 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包括工具、用具、礼器、兵器、饰物等。我国的…
铜筹 [ tóng chóu ]
古代报时示警用的铜制更签。
商彝周鼎 [ shāng yí zhōu dǐng ]
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商周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战国鸟纹壶 [ zhàn guó niǎo wén hú ]
战国鸟纹壶zhàn guó niǎo wén hú 类别:铜器、青铜器 年代:战国 文物原属:战国后期盛酒或盛水器 …
狩猎纹壶 [ shòu liè wén hú ]
狩猎纹壶shòu liè wén hú 器物简介 狩猎纹壶全器装饰以浮雕之图像纹,颈部为鸟衔蛇,肩部带翅膀的神人,腹…
待漏 [ dài lòu ]
指封建时代大臣在五更前到朝房等待上朝的时刻。漏: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器,此处代指时间。
铜荷 [ tóng hé ]
(一)、铜制的呈荷叶状的烛台。(二)、古代铜制的计时仪器上的荷叶状容器。
青铜文化 [ qīng tóng wén huà ]
青铜文化qīng tóng wén huà 青铜文化说略 中国青铜文化分布之广、范围之大是举世罕见的,东到山东,西至…
鲁敦周彝 [ lǔ dūn zhōu yí ]
敦和彝均为古代青铜制器。因以“鲁敦周彝”比喻价值珍贵,值得保存传世的文物。
宫漏 [ gōng lòu ]
古代宫中计时器。用铜壶滴漏,故称宫漏。
传杯弄斝 [ chuán bēi nòng jiǎ ]
传:传递,传送;弄:酒宴中戏弄;斝:古代青铜制的圆口三足酒器。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玄戈 [ xuán gē ]
(一)、亦称“玄弋”。星名。(二)、指绘有此星的旗帜。(三)、古代一种兵器。青铜制,横刃,有长柄。
夔龙纹簋 [ kuí lóng wén guǐ ]
夔龙纹簋kuí lóng wén guǐ 西周夔龙纹簋,高18.4厘米,口径25.5厘米,重4.45公斤。2006年…
锦瑟年华 [ jǐn sè nián huá ]
比喻青春时代。
蟠虺纹 [ pán huī wén ]
青铜器纹饰的一种。以蟠曲的小蛇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盛行于 春秋 战国 时期。
转漏 [ zhuǎn lòu ]
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转漏”指漏箭移动的顷刻。形容时间很短。
染指于鼎 [ rǎn zhǐ yú dǐng ]
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怪不到 [ guài bù dào ]
同“怪不得”。柳青《铜墙铁壁》第二章:“怪不到他来这里时,县委书记说他有点经验主义。”
山字镜 [ shān zì jìng ]
古代铜镜名。背面以“山”字形为主纹。盛行于 战国 时期。
万选钱 [ wàn xuǎn qián ]
《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 员半千 数为公卿称‘鷟 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 鷟‘青钱学士’。”后因以“万选…
兔首 [ tù shǒu ]
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的十二生肖铜像是在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们的指导下为康熙皇帝所设计和制作的。从传教士们绘制的铜版画上,可…
铜緑 [ tóng lǜ ]
(一)、铜表面所生成的绿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粉末状,有毒,用来制烟火和颜料。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铜青》…
四神纹 [ sì shén wén ]
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神像组成的纹饰。汉 代多用作瓦当、铜镜、墓室和葬具上的装饰。两 晋、南北朝 至 唐 代初…
【词语拼音】qīng tóng shí dài
【词语解释】考古学上指石器时代后、铁器时代前的一个时代。这时人类已经能用青铜制成工具,农业和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已能用青铜铸造器物。也叫铜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