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根 [ zhāng shù gēn ]
一种中药材,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根,具有祛风、散寒的功效。
椒实 [ jiāo shí ]
椒的子实。 唐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竹皮寒旧翠,椒实雨新红。”
寻壑经丘 [ xún hè jīng qiū ]
寻壑经丘(尋壑經丘) 寻幽探胜,游山玩水。语出 晋 陶潜 《归去来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嶇而经丘。” 李光 《题…
寒色 [ hán sè ]
◎ 寒色 hánsè[cool colour] 在七色光中,除绿色光外,如:青、紫、蓝等…
寻盟 [ xún méng ]
重温旧盟。《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 杜预 注:“寻,重也。寒,歇也。” 孔颖…
風寒 [ fēng hán ]
(一)、冷风寒气。《墨子·节用上》:“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三国 魏 嵇康《与阮德如》诗:“君其…
浞豷 [ zhuó yì ]
指 寒浞、寒豷。浞,相传为 夏 代 后羿 之相;豷,浞 之子。《南史·宋纪上·武帝》:“虽 夏后 之离 浞豷,有汉 …
乍寒乍热 [ zhà hán zhà rè ]
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一下子冷,一下子热。如:初春天气乍寒乍热,出门最好多带件外衣。
寒燠 [ hán yù ]
(一)、冷热。《汉书·天文志》:“故日进为暑,退为寒。若日之南北失节,晷过而长为常寒,退而短为常燠。此寒燠之表也,故…
寒颤颤 [ hán chàn chàn ]
冷得颤抖的样子。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
乾粥 [ qián zhōu ]
阴历三月三日寒食日所食之粥也。晋、陆翽《邺中记》:「并州之俗,以冬至后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乾粥,是今糗…
代笔门 [ dài bǐ mén ]
代笔:就是指大纲、人物、整个故事走向、细节部分都已经在作者心中,或者已经较为简单地落实于书面,而作者本人不懂电脑或者…
窃室 [ qiè shì ]
占有他人妻室。 唐 皮日休 《鹿门隐书》之一:“ 寒浞 窃室, 子顽 通母,乱甚也。”
五带 [ wǔ dài ]
地球表面依纬线分为五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旧日男子腰带上所系的荷包、扇络、眼镜盒、褡连、表袋等…
寒浸浸 [ hán jìn jìn ]
形容寒冷。《红楼梦》第五四回:“ 贾母 因问:‘天有几更了?’众婆子忙回:‘三更了。’ 贾母 道:‘怪道寒浸浸的起来…
毛毛的 [ máo máo de ]
害怕。如:「在这么阴暗的房子里,心里总觉得毛毛的。」将近、大约。《负曝闲谈.第一九回》:「等到堂倌前来算帐,茶是两角…
笋乾 [ sǔn qián ]
亦作“笋乾”。将笋煮熟后,榨扁,晒干而成的食品。《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又去买了些笋乾、盐蛋、熟栗子、瓜子之类,以为…
穿宵连夜 [ chuān xiāo lián yè ]
通宵。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八:“下白团子霜,落水霜子的几天夜里,谢庆元 邀了几个后生子,穿宵连夜跟寒潮斗争。”
窝子病 [ wō zǐ bìng ]
方言。即伤寒病。因一人患病,常传染全家,故称。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 李毛驴 ﹞租种两年地,两个毛驴都贴…
寒泉 [ hán quán ]
(一)、清冽的泉水或井水。(二)、《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序谓“美七子能尽…
凤凰男 [ fèng huáng nán ]
那些出身贫寒,几经辛苦考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男子。
地寒 [ dì hán ]
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太平御览》卷四四四引《郭子》:“王浑 妻 钟 有女甚贤明,令 武子 为妹择佳婿……母曰:…
黍黏子 [ shǔ nián zi ]
古代用以粘鞋子硬衬的黍米糊。 唐 寒山 《诗》之二三四:“世间浊滥人,恰似黍黏子。不见无事人,独脱无能比。”一本作“…
井曲 [ jǐng qǔ ]
里巷;里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寒月芙蕖》:“有井曲无赖子,遗以酒,求传其术。”
玉粟 [ yù sù ]
(一)、指舍利子。(二)、粟的美称。(三)、指罂粟花。(四)、形容皮肤因受寒呈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