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头小人 [ huáng tóu xiǎo rén ]
隐语。指“恭”字。《宋书·五行志二》:“王恭在京口,民间忽云:‘黄头小人欲作贼,阿公在城下,指缚得。’又云:‘黄头小…
滴羞扑速 [ dī xiū pū sù ]
同“滴羞篤速”。清洪昇《长生殿·神诉》:“整顿了这破丢不荅的平顶头巾,扶定了那滴羞扑速的齐眉拐拄。”
迦卫 [ jiā wèi ]
佛祖诞生地“ 迦维罗卫 ”的省称。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皇矣能仁,抚期命世,乃睠中土,聿来 迦卫 。”
发夹 [ fā jiā ]
[释义](名)用来夹住头发使之整齐不乱的夹子。 [构成]偏正式:发(夹 [同义]发卡英文翻译1.hairpin; b…
归真返璞 [ guī zhēn fǎn pú ]
也说返璞归真。去其外饰,反回原貌。《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真:本来面目。璞(pú):含玉的石…
筛锣掌号 [ shāi luó zhǎng hào ]
敲锣吹号。《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十餘隻船,筛锣掌号,一齐开出湖去。一路流星砲涨,好不兴头。”
並駕齊驅 [ bìng jià qí qū ]
齐头并进。比喻彼此力量、地位、才能等不相上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是以駟牡异力,而六轡如琴;并驾齐驱,而…
大概齐 [ dà gài qí ]
方言。亦作“ 大概其 ”。犹言大致;大体。《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奴才大概齐也听见 华忠 説了。” 老舍 《二马》…
邪许 [ yé hǔ ]
亦作“邪軤”。亦作“邪謣”。劳动时众人一齐用力所发出的呼声。即号子声。一人领呼称为号头,众人应和称为打号。
乐山大佛 [ lè shān dà fó ]
唐代石雕弥勒佛坐像,世界最大的佛像。在今四川乐山市东栖鸾峰,依凌云山崖雕凿而成,费时九十年。头齐山顶,脚踏江面,通高…
疙秃 [ gē tū ]
头上突起的疮疖。《淮南子·齐俗训》:“亲母为其子治扢秃,血流至耳,见者以为爱之至也。”《正字通·疒部》引作“疙秃”。…
青头鸡 [ qīng tóu jī ]
鸭的别名。《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大将军 司马景王 将谋废帝,以闻皇太后”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世説》及《…
阿尼 [ ā ní ]
尼姑。《北齐书·琅邪王俨传》:“ 士开 昔来实合万死,谋废至尊,剃家家头使作阿尼,故拥兵马欲坐着 孙凤珍 宅上。”
长长短短 [ cháng cháng duǎn duǎn ]
长短不齐的样子。《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何小姐﹞回头一看,见那槅子东一面,长长短短,横的竖的,贴着无数诗牋。”
丹阳布衣 [ dān yáng bù yī ]
陶弘景,南朝齐梁时丹阳人。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句曲山,自号华阳隐居。后以“丹阳布衣”指退隐不仕者。唐温庭筠《…
乾亲 [ gān qīn ]
谓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而结认的亲戚关系。《歧路灯》第一百回:“当日认的乾亲,姑姑姨姨齐攛掇,老鸦野雀都拣旺处飞。”鲍昌…
棒头 [ bàng tóu ]
(1).方言。玉米。《抗日歌谣·村村农民齐动员》:“夏日如火热难当,棒头熟来高粱黄。”(2).棍子,棍棒。英文翻译1…
大蒜 [ dà suàn ]
即蒜。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蒜头、蒜苗、蒜苔均可作蔬菜。蒜头中含大蒜素,可供药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蒜》:…
仓头 [ cāng tóu ]
汉 代对奴仆的称呼。汉 时奴仆以深青色布包头,故称。仓,通“苍”。《汉书·萧望之传》:“仲翁(王仲翁)出入从仓头庐儿…
卢儿 [ lú ér ]
犹狗儿。古代对年轻僮仆的贱称。《北齐书·恩幸传序》:“刑残阉宦,苍头卢儿,西域丑胡,龟兹 杂伎,封王者接武,开府者比…
生头死垄 [ shēng tóu sǐ lǒng ]
“生王之头,不若死士之垄”之省。《战国策·齐策四》:“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般比 [ bān bǐ ]
比拟,比得上。般,通“ 班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 六师 自道无般比,化出两箇黄头鬼,头脑异种丑尸骸,惊恐…
鸭臛 [ yā huò ]
鸭肉羹。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羹臛法》:“作鸭臛法,用小鸭六头、羊肉二斤,大鸭五头、葱三升、芋二十株,橘皮三叶…
良丁 [ liáng dīng ]
旧指平民百姓中已成年者。《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三年》:“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 胡三省 注:“良丁,谓良…
歌诀 [ gē jué ]
为了便于记诵,按事物的内容要点编成的韵文或无韵的整齐句子;口诀:汤头歌诀(用汤药成方中的药名编成的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