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履 [ zī lǚ ]
资格履历。《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六年》:“ 諴 欣然奉命。上欲重其资履,六月,壬申,先以 諴 为刑部侍郎,癸酉,乃除…
交承 [ jiāo chéng ]
谓前任官吏卸职移交,后任接替。
邀喝 [ yāo hē ]
旧时官吏出行时前驱喝道的人。
乏军兴 [ fá jūn xīng ]
古代违反军律的一种罪名。耽误军事行动或军用物资的征集调拨,叫“乏军兴”。官府徵集物资叫“兴”。
官势 [ guān shì ]
(一)、国势;国力。《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五年》:“謖(马謖)曰:‘南中 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復反耳…
支配阶级 [ zhī pèi jiē jí ]
统治阶级。邹韬奋《萍踪忆语》二七:“资本主义的国家法律是为支配阶级服务的;法庭、法官、检察官、警察--乃至国家的一切…
积资 [ jī zī ]
指累积升官的资历。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一·任子为郎署》:“﹝ 瞿洞观 ﹞初授詹事府録事,凡十餘年而始得部郎,积资…
顶头钱 [ dǐng tóu qián ]
指后任官吏代偿的前任所欠款项。
资课钱 [ zī kè qián ]
唐 时因国库空虚,官员俸禄需待课税后付给,称“资课钱”。
长史 [ zhǎng shǐ ]
(一)、官名。秦置。西汉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属官均设长史,后历代相沿。(二)、孙权长史。--《资治通鉴》
宿顿 [ sù dùn ]
临时寄宿。宋 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二:“明晚有 天罗王,衣青袍,从者十七人,自南方来此宿顿,是以到此祇候。”《元典章…
关由 [ guān yóu ]
(一)、通过;经由。唐 薛用弱《集异记·马总》:“祐之 此官,亦人世之中书令耳,六合之内,靡不关由。”《续资治通鉴·…
头达 [ tóu dá ]
古代官员出行时,走在前面的仪仗。
殿呵 [ diàn hē ]
古代官员出行,前后都有随从吆喝,着人让道。在前称“呵”,在后称“殿”。
资本弱化 [ zī běn ruò huà ]
是指企业通过加大借贷款(债权性筹资)而减少股份资本(权益性筹资)比例的方式增加税前扣除,以降低企业税负的一种行为。
静纤毛 [ jìng xiān máo ]
前庭器官的毛细胞纤毛中的一种。
射生手 [ shè shēng shǒu ]
(1).精于骑射的武士。《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 禄山 先遣将军 何千年 、 高邈 将 奚 骑二十,声言献…
下台一 [ xià tái yī ]
"前导者)"。在中国,它和大熊座Xi组成星官下台,的意思是低阶的官员·。
台资 [ tái zī ]
曾做台省或行台长官的资历。《明史·崔景荣传》:“﹝ 崔景荣 ﹞巡按 甘肃、湖广、河南,最后按 四川,积臺资十八年。”
骅骝开道 [ hua liu kai dao ]
古代高级官僚出行,仪仗用马匹前导。
循资 [ xún zī ]
按年资逐级晋升。晋 葛洪《抱朴子·释滞》:“士有待次之滞,官无暂旷之职,勤久者有迟叙之叹,勛高者有循资之屈。”宋 司…
函使 [ hán shǐ ]
传递官府信件的官差,今邮差的前身函使报信。——清· 袁枚《祭妹文》
伎术人 [ jì shù rén ]
有某种技艺或术数的人。《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元年》:“伎术人虽任 京 朝官,审官院不在磨勘之例。”
仓场 [ cāng chǎng ]
(一)、官方收纳粮食或其他物资的场所。(二)、农家的仓房场圃。
一资半级 [ yī zī bàn jí ]
一资半级(一資半級) 犹一官半职。 唐 无名氏 《玉泉子·裴晋公度》:“ 裴晋公 度 为门下侍郎,过吏部选人官,谓同…
【词语拼音】qián zī guān
【词语解释】(一)、古称已去职之官。唐 常衮《大历五年大赦天下制》:“内外文武官及前资官六品以下,并草泽中有硕学专门,茂才异等,智谋经武,讽諫主文者,仰所在州府观察牧宰,精求表荐。”
(二)、指曾在前朝任职的官员。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国初尚多前资官,今《閤门仪制》尚有见任、前任节度、防御、团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