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理 [ gé wù zhì lǐ ]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理:达到明白事理并加以运用的程度。格物致理指推究事物的道理,达到明白并加以运用的程度。
格物 [ gé wù ]
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致知。
即物穷理 [ jí wù qióng lǐ ]
即物穷理(即物窮理) 程 朱 理学的主要范畴之一。谓“理”在物先,事事物物皆是“理”的表现,要依据具体事物穷究其“理…
格致 [ gé zhì ]
(一)、格物致知的略语。(二)、清末讲西学的人对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统称。
格物论 [ gé wù lùn ]
“格物”指“格物穷理”。
格物致知 [ gé wù zhì zhī ]
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命题。《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
建造员 [ jiàn zào yuán ]
建筑企业项目经理资格管理制度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过渡的一种产物。
作价 [ zuò jià ]
在出让物品、赔偿物品损失或以物品偿还债务时估定物品的价格;规定价格:合理作价。作价赔偿。
致良知 [ zhì liáng zhī ]
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 明 王守仁 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
致癌物 [ zhì ái wù ]
致癌物一般可分成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物理性致癌物主要是放射性物质,生物性致癌物包括B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E…
对偶性 [ duì ǒu xìng ]
对偶性即导致相同的物理结果的,表面上不同的理论之间的对应。
格式化 [ gé shì huà ]
把同类事物处理成相同的规格、式样:文学创作不能格式化。计算机等对磁盘进行使用前的预处理,以便存入数据。
致知 [ zhì zhī ]
儒家哲学用语。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历代儒家学者对此有不同解释。
調整 [ tiáo zhěng ]
调理整顿人事物的现况。如人事异动、改变习惯、改订价格等。
独贵独贱 [ dú guì dú jiàn ]
中国古代关于谷物价格的一种理论。《管子》中把市场价格关系分为谷与万物、谷与货币、货币与万物三组,每组的一方价格变动,…
劈初头 [ pī chū tóu ]
开头;起始。《朱子语类》卷四六:“圣人教人,於《大学》中劈初头便説一箇格物致知,物格而后知至,最是要知得至。”《宣和…
挺冠 [ tǐng guān ]
杰出超群。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钱起》:“高仲武 云:员外诗体格清奇,理致清淡,粤从登第,挺冠词林。”
肌理说 [ jī lǐ shuō ]
清代翁方纲的论诗主张。肌理指义理和文理。主张作诗应以学问为根底,内容质实,形式雅丽,旨在纠正当时神韵说、格调说等诗论…
成交 [ chéng jiāo ]
买卖双方就货物的成色、价格取得一致意见(多指大宗批发或国际贸易)并达成交易。
变价 [ biàn jià ]
(一)、把实物按照时价折合(出卖):变价出售。(二)、改变价格:变价处理。
消毒 [ xiāo dú ]
(一)、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杀灭或清除致病的微生物:消毒剂。病房已经消过毒了。(二)、清除流毒。
心理障碍 [ xīn lǐ zhàng ài ]
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
估赃 [ gū zāng ]
谓平定赃物之价格也。《明律·户律·市尘》:「其为罪人,估赃不实,致罪有轻重者,以故出入人罪喻。」
格竹 [ gé zhú ]
指 明 王守仁 就竹子推究事物原理之事。 明 钱德洪 《王文成公年谱》:“二十一岁在 越 ……是年为 宋 儒格物之学…
诱发突变 [ yòu fā tū biàn ]
经由外在物理、化学、生物因子所导致的突变。 因辐射或化学作用,藉人工之方法造成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