靉霼 [ ài xì ]
犹依稀,不明貌。《文选·木华<海赋>》:“且希世之所闻,恶审其名?故可仿像其色,靉霼其形。” 李善 注:“仿像、靉霼…
舋闻罕漫 [ xìn wén hǎn màn ]
昏暗不明貌。《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在乎混混茫茫之时,舋闻罕漫而不昭察,世莫得而云也。”李善注:“舋闻罕漫,不…
久安长治 [ jiǔ ān cháng zhì ]
久安长治(久安長治) 永久安定,长期太平。 汉 贾谊 《治安策》:“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宋 叶适 《治势中》…
戕伐 [ qiāng fá ]
(一)、伤害。宋 文莹《湘山野录》卷上:“《鶡冠子》所谓五臟刀斧者,非所食之梨,乃离别之‘离’尔。葢言人之别离,戕伐…
王翦置田 [ wáng jiǎn zhì tián ]
战国时秦将王翦率六十万人伐楚,秦王送至灞上。临别,翦请美田宅园池甚众。既至关,又五度遣使请善田。人或责其乞请太过,翦…
贬骨 [ biǎn gǔ ]
指被贬责的历史人物。 宋 梅尧臣 《寄滁州欧阳永叔》诗:“ 仲尼 著《春秋》,贬骨常苦笞。后世各有史,善恶亦不遗。”
良马见鞭影而行 [ liáng mǎ jiàn biān yǐng ér xíng ]
(谚语)比喻有才德者,能自我要求,不用他人督促。《景德传灯录.卷二七.诸方杂举徵拈代别语》:「外道问佛云:『不问有言…
人鄙 [ rén bǐ ]
谓善与不善也。《淮南子·本经训》人作仁。仁者,善也。鄙者,不善也。《文子·下德》:「人鄙不齐,比周朋党,各推其与,怀…
首善 [ shǒu shàn ]
(1).谓开始并无异谋。《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齐孝王 惧,乃饮药自杀。 景帝 闻之,以为 齐 首善,以迫劫有谋…
人生如戏 [ rén shēng rú xì ]
人既要会演戏,当好自己生活得主角,该喜则喜、该悲则悲;也要会看戏,善于分清世间百态,凡事不必太认真。
善书 [ shàn shū ]
(一)、好书;善本书。《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德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百世难期 [ bǎi shì nán qí ]
比喻事情不易达成。如:「只要人人守秩序,再加上政府发挥公权力,要改善都市混乱的交通,并非百世难期。」
美阙 [ měi quē ]
同“美缺”。宋 陈善《扪虱新话·前辈读书不似今人灭裂》:“世传 蔡相 当国日,有二人求堂除,适有美闕,二人竞欲得之。…
蛮蜑 [ mán dàn ]
南方少数民族名。多船居,称蜑户,也称蛋户。《陈书·徐世谱传》:“世居 荆州 为主帅,征伐 蛮蜑 。” 唐 刘恂 《岭…
犬夷 [ quǎn yí ]
即 犬戎 。《史记·齐太公世家》:“﹝ 文王 ﹞伐 崇 、 密须 、 犬夷 ,大作 丰邑 。” 郭沫若 《棠棣之花》…
改恶为善 [ gǎi è wéi shàn ]
改恶为善(改惡爲善) 不再作恶,重新做人。《礼记·中庸》“明则动,动则变” 汉 郑玄 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
嗫嚅翁 [ niè rú wēng ]
(一)、《新唐书·窦巩传》:“巩字友封,雅裕,有名于时。平居与人言若不出口,世号‘囁嚅翁’。”后因以称懦弱畏事或不善…
出世间上上禅 [ chū shì jiān shàng shàng chán ]
佛家语,三种禅之一。大乘菩萨独自之禅定,《菩萨地持经》卷五所说。即自性禅(观心之实相而不向外求,故曰自性)、一切禅(…
袭明 [ xí míng ]
袭明是因袭明智的意思。语见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讁,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说项 [ shuō xiàng ]
唐代项斯被杨敬之看重,敬之赠诗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的句子,后世指为人说好话,替人讲情。
善谏 [ shàn jiàn ]
(1).良好的规劝。《韩非子·难一》:“非其行则陈其言,善諫不听则远其身者,臣之於君也。”(2).谓善于规劝。《资治…
律贯 [ lǜ guàn ]
指法律系统。《荀子·成相》:“臣谨脩,君制变,公察善思论不乱,以治天下,后世法之,成律贯。” 杨倞 注:“律贯,法之…
伯乐 [ bó lè ]
相传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伯乐”…
斩艾 [ zhǎn ài ]
(一)、斩刈。砍伐。《墨子·备城门》:“斩艾与此长尺,乃置窑灶中。”(二)、斩刈。斩杀。《左传·哀公二年》:“范氏、…
乞身 [ qǐ shēn ]
古代以作官为委身事君,故称请求辞职为乞身。语本《史记·张仪列传》:“今 齐王 甚憎 仪,仪 之所在,必兴师伐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