齧镞 [ niè zú ]
古代武术名。咬住对方射来的箭鏃。语本《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引 唐 张鷟《朝野佥载》:“隋 末有 昝君謨 善射……有 …
千刀万剁 [ qiān dāo wàn duò ]
千刀万剁(千刀萬剁) 本指古代凌迟的酷刑,后亦常用为咒骂语。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三折:“我可便项戴着沉枷,身缠…
持刀待沽 [ chí dāo dài gū ]
本意指拿着刀等别人出价,引申义为有才能而又怀揣抱负的人才希望得到伯乐的赏识与任用。
芜湖市 [ wú hú shì ]
在安徽省东南部、青弋江同长江汇合处,宁铜、淮南、浙赣三铁路通达境内。1949年设市。人口60.5万(1995年)。长…
操刀伤锦 [ cāo dāo shāng jǐn ]
操刀和割锦本不是一回事,后人并而为一,比喻才能太低,不能胜任责任重大的事情。
莫邪钝,铅刀銛 [ mò yé dùn qiān dāo xiān ]
莫邪,利剑。銛,锋利。全句比喻黑白颠倒。小人得志,贤人受屈。《文选.贾谊.吊屈原文》:「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
棍仔 [ gùn zǎi ]
小偷 缘由:这种小偷通常都脚穿一种叫“棍仔”的塑胶凉鞋,他们会用刀片将别人 的手袋割烂,偷走裏面的财物。而脚上穿的“…
碎车虫 [ suì chē chóng ]
虫名。又称没盐虫。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虫篇》:“碎车虫,状如唧聊,苍色,好栖高树上,其声如人吟啸, 终南 有之…
牛刀 [ niú dāo ]
宰牛的刀。语出《论语·阳货》:“子之 武城 ,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后常以喻大材器。 南朝…
刀客 [ dāo kè ]
(一)、清 末 陕西 民间秘密团体。因会员经常佩带长约三尺、宽约二寸的关山刀子,故称。相传创立于 清 咸丰 五年(1…
捍棒 [ hàn bàng ]
棍棒。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 熙寧 ﹞五年八月,别立定人数为额,令教习弩、鎗、刀、摽、牌、捍棒。”
五杂俎 [ wǔ zá zǔ ]
亦作“五杂组”。古乐府名。三言六句,以首句名篇。其词曰:“五杂俎,冈头草。往復还,车马道。不获已,人将老。”后人仿其…
心诀 [ xīn jué ]
要诀,要旨。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楞伽 不得心诀,用思太苦,其能久乎?”明 李贽《四书评·论语·为…
买菜刀实名制 [ mǎi cài dāo shí míng zhì ]
买菜刀实名制-背景 菜刀实名制最早是从2008北京奥运会开始的,然后就是60周年大庆北京菜刀全部下架不卖。之后就是上…
崭露锋芒 [ zhǎn lù fēng máng ]
锋芒:刀、剑等兵器的尖端或刃口,引申为人的棱角和锐气。比喻刚开始显示出力量或才能。
植刃 [ zhí rèn ]
谓插刀于地。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絶,因取刃杀之。…
折脚铛 [ shé jiǎo chēng ]
断脚锅。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雷》:“騞然坠地,变成熨斗、折刀、小折脚鐺焉。”《景德传灯录·汾州大达无业国师》:“茅…
善胜 [ shàn shèng ]
(1).宝刀名。《梁书·处士传·陶弘景》:“ 大通 初,令献二刀於 高祖 ,其一名 善胜 ,一名 威胜 ,并为佳宝。…
龚遂 [ gōng suì ]
人名。字少卿,西汉山阳人,生卒年不详。宣帝时为渤海太守,渤海多盗,龚遂劝民农桑,民皆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境内大治,后…
炼锻 [ liàn duàn ]
(一)、冶炼锻造。《魏书·食货志》:“其铸铁为农器、兵刃,在所有之,然以相州牵口冶为工,故常鍊锻为刀,送於武库。”参…
素虬 [ sù qiú ]
(一)、见“素虬”。(二)、亦作“素虯”。古代传说中为仙人驾车的一种白色的龙马。(三)、比喻锋刃雪亮的刀剑。
月仪 [ yuè yí ]
篇名。史称 南朝 梁 任昉 八岁时所作,辞义甚美。事见《南史·任昉传》。原文已佚。后用为年幼聪慧过人的典实。明 谢肇…
略刃 [ lüè rèn ]
磨砺刀刃。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略刃》:“问曰:‘俗於礪山出刀子刃谓之略刃,有旧义否?’答曰:‘……此则礪刃使利…
碧霞元君 [ bì xiá yuán jūn ]
道教女神名。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岱为东方主发生之地,故祈嗣者之祷於是,而其后乃傅会为碧霞元君之神,以誑愚俗…
险脆 [ xiǎn cuì ]
谓令人心惊胆颤。 南朝 梁简文帝 《唱导文》:“铁轮碎骨,铜柱焦肠。伤出刀峰,横抽剑鍔。如斯众苦,尤为险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