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物 [ fú wù ]
藏伏之物。《史记·五帝纪》:「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索隐》曰:「使和叔察北方藏伏之物,谓人畜积聚等…
要襋 [ yào jí ]
《诗·魏风·葛屦》:“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后以“要襋”指好衣裳。
风雩 [ fēng yú ]
《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
遗风余思 [ yí fēng yú sī ]
遗风余思(遺風餘思)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情思。 唐 樊宗师 《绛守居园池记》:“ 絳 即 东雍 ,为守理所,禀参实沉…
西周 [ xī zhōu ]
(1).朝代名。 周 自 武王 至 幽王 都 镐京 , 平王 迁都 洛邑 ,以 镐京 在 洛邑 之西,故称 幽王 以…
条衣 [ tiáo yī ]
僧人所穿之衣,因其有九条至二五条之别,故名。 清 钱谦益 《诰封安人熊母皮夫人墓志铭》:“以慈心度幽冥,以浄心求正受…
削灭 [ xuē miè ]
消灭。《韩非子·五蠹》:“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宋 曾巩 《…
邃谷 [ suì gǔ ]
幽深的山谷。唐高宗《万年宫铭》:“烟霾邃谷,雾宿危峦。”宋 朱熹《和张彦辅白鹿洞之作》:“邃谷新华馆,风烟再吐吞。”…
修嫮 [ xiū hù ]
美好。 明 徐渭 《鞠赋》:“嗟主人之怀抱,美材质之修嫮。”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狐仙谈历代丽人》:“以…
小过活 [ xiǎo guò huó ]
谓过着清贫而安逸的生活。 元 张可久 《汉东山》曲:“西村小过活,老子自婆娑。千家饭一钵,饱了人也末哥。” 元 张可…
秋事 [ qiū shì ]
秋日农事。《管子·幼官》:“十二,期风至,戒秋事。”石一参 今诠:“秋事,秋收之事。”唐 唐彦谦《和陶渊明<贫士>》…
三江并流 [ sān jiāng bìng liú ]
在云南省西北部。分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个景区。面积3800平方千米,海拔6000多米。山高水深,景色奇幽。地质景观…
风干 [ fēng gān ]
借风力吹干。 宋 叶适 《无相寺道中》诗:“竹鸡露啄堪幽伴,芦菔风乾待岁除。”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一月·…
掣掣泄泄 [ chè chè xiè xiè ]
随风飘荡貌。《文选·木华<海赋>》:“於是舟人渔子,徂南极东……或掣掣洩洩於裸人之国,或汎汎悠悠於黑齿之邦。”李善注…
求采 [ qiú cǎi ]
搜求选取。《旧唐书·太宗纪上》:“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愍。隋 氏末年,求採无已,至於离宫别馆,非幸御之所,多聚宫人,…
玄混 [ xuán hùn ]
谓太初天地未分时的蒙昧混沌状态。《后汉书·班固传》:“肇命人主,五德初始,同于草昧,玄混之中。” 李贤 注:“幽玄混…
僻寺 [ pì sì ]
偏远之寺。唐、韩愈〈早赴街西行香赠卢李二中舍人〉诗:「老僧情不薄,僻寺境还幽。」;唐、贾岛〈寄无可上人〉诗:「僻寺多…
泣罪 [ qì zuì ]
指 大禹 因哀怜罪人而哭泣。语本 汉 刘向 《说苑·君道》:“ 禹 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南朝 梁简文帝 《<…
徵贲 [ zhǐ bì ]
谓征聘。《文选·范晔<逸民传论>》:“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旌帛蒲车之所徵賁,相望於巖中矣。”张铣 注:“徵,…
怀耻 [ huái chǐ ]
忍受耻辱;感到羞耻。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大人含弘,藏垢怀耻。”《后汉书·桓荣传论》:“若夫一言纳赏,志士…
風流人 [ fēng liú rén ]
指超凡脱俗而好风雅的人。《晋书·外戚传·王濛》:“简文帝 之为 会稽王 也,尝与 孙绰 商略诸风流人,绰 言曰:‘刘…
风流人 [ fēng liú rén ]
指超凡脱俗而好风雅的人。《晋书·外戚传·王濛》:“简文帝 之为 会稽王 也,尝与 孙绰 商略诸风流人,绰 言曰:‘刘…
風情月思 [ fēng qíng yuè sī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明 高濂《玉簪记·合庆》:“京兆府当年指腹,女贞观重会玉簪。慢写出风情月思,画堂前侑酒承欢。”…
邪风 [ xié fēng ]
(一)、中医指伤人致病之风。(二)、缺乏根据的消息。(三)、不健康的风气。如:顶住邪风,发扬正气。
遗风余教 [ yí fēng yú jiào ]
遗风余教(遺風餘教)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宋 叶适 《金坛县重建学记》:“ 京口 常为 江 南必争之地,其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