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言 [ wǔ qiān yán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 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所终。”后以“五千言”为 老子《道德经》的…
讹幻 [ é huàn ]
荒诞虚幻。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贾奭著书仙去》:“邇年不知其所终,山中人竟言仙去,然讹幻莫之信也。”
孙遁 [ sūn dùn ]
逃避,遁逃。孙,通“逊”。《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汉 郑玄 笺:“孙之言孙遁也。周公 摄政七年,致大平,復 成…
三言 [ sān yán ]
(一)、三句话。《左传·昭公十四年》:“平丘 之会,数其贿也,以宽 卫国,晋 不为暴。归 鲁 季孙,称其诈也,以宽 …
挫服 [ cuò fú ]
折服。《西京杂记》卷二:“邑人有言《诗》者, 衡 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
四子书 [ sì zǐ shū ]
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的经典。此四书是 孔子、曾子、子思、孟子 的言行录,故合称“四子书”…
脂韦 [ zhī wéi ]
油脂和软皮。《楚辞·卜居》:“寧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后因以“脂韦”比喻阿谀或圆滑。 南朝…
説得去 [ shuō dé qù ]
谓说得过去,讲得通。金 王若虚《论语辨惑二》:“诸子之言,亦俱説得去,然安知其果然哉?”《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若説…
矫词 [ jiǎo cí ]
(一)、托辞。唐 卢照邻《五悲·悲才难》:“将矫词兮不往,将背俗兮不还。”(二)、诡言,说假话。明 李贽《复焦弱侯书…
诬言 [ wū yán ]
(1).虚伪的话。《墨子·非儒下》:“儒者:‘迎妻,妻之奉祭祀,子将守宗庙,故重之。’应之曰:‘此诬言也。’”(2)…
谷驹 [ gǔ jū ]
比喻不被任用的贤人。语本《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毛 传:“宣王 之末,不能用贤,贤者有乘白驹而去…
人所归者天所与 [ rén suǒ guī zhě tiān suǒ yǔ ]
言得民心者,民既归之,天亦与之也。《后汉书·申屠刚传》:「愚闻,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丧斧 [ sàng fǔ ]
《易·巽》:“丧其资斧。”高亨 注:“资,货也;斧,铜币之作斧形者。资斧犹言钱币也。”后以“丧斧”谓失去行旅之费。
中国梯 [ zhōng guó tī ]
中国梯是中国登山队于1975年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在 “第二台阶”的岩壁上架起的一座高近6米的金…
两阶 [ liǎng jiē ]
(1).宫廷的东、西阶梯。主人走东阶,客人走西阶。《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 孔 传:“干,楯…
私言 [ sī yán ]
(一)、个人之言论。唐 韩愈《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 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
迁善黜恶 [ qiān shàn chù è ]
迁善黜恶(遷善黜惡) 犹言向善而去除邪恶。 三国 蜀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考黜》:“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亦作“…
忘形 [ wàng xíng ]
(一)、失去礼貌或言行的分寸:得意忘形。(二)、旧指朋友之间没有礼貌上的拘束。
田父野叟 [ tián fǔ yě sǒu ]
田父野叟 同“ 田夫野老 ”。 金 元好问 《登封令薛侯去思颂》:“方春劝耕,遭田父野叟於途,慰以农里之言,而勉之孝…
失众 [ shī zhòng ]
谓失去民心;失去众心。《左传·襄公十八年》:“且社稷之主不可以轻,轻则失众。”《孙子·行军》:“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
说不上去 [ shuō bù shǎng qù ]
对任何劝说的话都听不进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言中丞无奈,也只得按住脾气,随时解劝。无奈这位言夫人,一…
説不上去 [ shuō bù shàng qù ]
对任何劝说的话都听不进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言中丞无奈,也只得按住脾气,随时解劝。无奈这位言夫人,一…
师太 [ shī tài ]
方言。对年长尼姑的尊称。《玉佛缘》第一回:“周氏 夫人道:‘师太是一庵之主,如何去得?’”
师吏 [ shī lì ]
军吏。《吕氏春秋·为欲》:“ 晋文公 伐 原 ,与士期七日,七日而 原 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 原 将下矣,师吏请…
言行计从 [ yán xíng jì cóng ]
言行计从(言行計從) 同“ 言听计从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 程普 不睦”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