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门持鉢 [ yán mén chí bō ]
原指僧、尼挨门向人求布施,后泛指到处乞求施舍。明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若天分之我不承受,此家当,…
义概 [ yì gài ]
严正的气节。《后汉书·孔融传论》:“若夫 文举 之高志直情,其足以动义概而忤雄心。”《宋书·孝义传·龚颖》:“ 纵 …
晴好 [ qíng hǎo ]
晴朗美好。 郭沫若 《今津记游》二:“能在这样晴好的天气中,坐在那园中高处,看望太阳光下的海波,也正是无上的快心乐事…
邪不胜正 [ xié bù shèng zhèng ]
邪不胜正(邪不勝正) 犹言邪不犯正。《歧路灯》第七十回:“猛然想起平日行径,心中自语:‘我若是个正人君子,那邪不胜正…
笃志 [ dǔ zhì ]
◎ 笃志 dǔzhì(1) [with single-hearted devotion] 专心致志;一…
若箇 [ ruò gè ]
亦作“ 若个 ”。1.哪个。可指人,亦可指物。 唐 东方虬 《春雪》诗:“不知园里树,若箇是真梅?” 宋 杨万里 《…
丛然 [ cóng rán ]
杂乱不一。 宋 苏轼 《仇池笔记·阳关三迭》:“每句三唱以应三迭,则丛然无復节奏。”《朱子语类》卷一○五:“盖一章而…
公会堂 [ gōng huì táng ]
公众议事和集会的厅堂。 鲁迅 《二心集·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利用了公会堂,小学校讲堂之类来开演的宣传电影,往往是…
斗心 [ dòu xīn ]
(一)、亦作“鬭心”。犹斗志。《左传·桓公五年》:“陈 乱,民莫有鬭心。若先犯之,必奔。”《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同心共济 [ tóng xīn gòng jì ]
同心共济(同心共濟) 亦作“ 同心协济 ”。谓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宋 欧阳修 《朋党论》:“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
无咎 [ wú jiù ]
没有祸殃;没有罪过。《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子必来,我受,其无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 邹阳…
顽心 [ wán xīn ]
(一)、愚妄之性。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四:“﹝ 戚密学 ﹞作諭民诗五十絶……以申规警,立限曰:讽诵半年,顽心不悛,…
兰艾 [ lán ài ]
兰草与艾草。兰香艾臭。常比喻君子小人或贵贱美恶。《宋书·武帝纪中》:“若大军登道,交锋接刃,兰艾吾诚不分。” 唐 张…
节纪 [ jié jì ]
犹节期。纪为纪年的单位,若干年循环一次为一纪。《汉书·谷永传》:“陛下承八世之功业,当阳数之标季,涉三七之节纪,遭无…
尘浊 [ chén zhuó ]
(一)、犹言尘世。《汉武帝内传》:“此子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师……是故我发閬宫,暂舍尘浊,既欲坚其仙志,又欲令向化不惑…
平气 [ píng qì ]
(一)、平和之气。《管子·侈靡》:“沮平气之阳,若如辞静。”尹知章 注:“言欲沮败平和之阳气,默至而无形声如辞言之静…
反向心理 [ fǎn xiàng xīn lǐ ]
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指个体或群体在一定情境下,具有一种违抗他人或社会的建议、要求或命令的倾向,表现出与之相反的态度或行…
飞放 [ fēi fàng ]
(1).纵鹰隼捕猎。《元史·兵志四》:“冬春之交,天子或亲幸近郊,纵鹰隼搏击,以为游豫之度,谓之飞放。” 明 陶宗仪…
星汉 [ xīng hàn ]
(1).天河;银河。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 北周 庾信 《哀…
钦顺 [ qīn shùn ]
犹敬顺。《三国志·吴志·步骘传》:“若施政令,钦顺时节,官得其人,则阴阳和平,七曜循度。”《晋书·武帝纪》:“於戏!…
不将 [ bù jiāng ]
(一)、不送。《庄子·应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成玄英 疏:“将,送也。”(二)、犹不长。唐…
蝴蝶手 [ hú dié shǒu ]
蝴蝶手为心意六合拳秘传之法,非入室弟子不传,世人知者罕见。此拳必须在六艺、十形、十二大势的基础上方可盘练,其全在“心…
素诚 [ sù chéng ]
一向蓄于内心的情意。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六:“石以坚为性,君勿慙素诚。”唐 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众散扃…
他心 [ tā xīn ]
别的打算;异心。《战国策·赵策一》:“知伯 曰:‘兵箸 晋阳 三年矣,旦暮当拔之而饗其利,乃有他心?不可,子慎勿復言…
孤鸟 [ gū niǎo ]
孤单的鸟。汉 焦赣《易林·涣之睽》:“折若蔽目,不见稚叔,三足孤鸟,远去家室。”唐 杜牧《登乐游原》诗:“长空澹澹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