膺籙受图 [ yīng lù shòu tú ]
(一)、谓帝王得受图箓,应运而兴。图,河图;箓,符命。汉张衡《东京赋》:“高祖膺籙受图,顺天行诛,杖朱旗而建大号。”…
膺图受籙 [ yīng tú shòu lù ]
见“膺籙受图”。
膺箓受图 [ yīng lù shòu tú ]
膺箓受图(膺籙受圖) (1).谓帝王得受图箓,应运而兴。图,河图;箓,符命。 汉 张衡 《东京赋》:“ 高祖 膺籙受…
受图 [ shòu tú ]
《尚书中候》载, 河伯 曾以河图授 大禹 ,后因称帝王受命登位为受图。 汉 张衡 《东京赋》:“ 高祖 膺籙受图,顺…
膺籙 [ yīng lù ]
谓帝王承受符命。《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 后唐 膺籙,赤文候日。” 李善 注引《春秋命历引》:“五德之运徵符…
帝籙 [ dì lù ]
天帝的符命。指令为天子。《北齐书·文宣帝纪赞》:“ 天保 定位,受终攸属。奄宅区夏,爰膺帝籙。”
膺图受箓 [ yīng tú shòu lù ]
道教指经过修炼,受天地道箓而名列仙籍。也指帝王得受图箓,应运而兴。图,河图;箓,符命。同“膺箓受图”。
昌图 [ chāng tú ]
(一)、预示永昌帝业的图谶。古天子登祚,假托受命于天,故有膺箓受图之说。(二)、犹宏图。
秘箓 [ mì lù ]
道教神秘的文书。唐 陈子昂《洛城观酺应制》诗:“苍极神功被,青云祕籙开。”唐 殷尧恭《府试中元观道流步虚》诗:“玄都…
应籙 [ yīng lù ]
顺应符命。古时以此为帝王之兆。箓,帝王所谓的天赐符命之书。《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大晋承运期》,言圣皇应籙…
秘籙 [ mì lù ]
道教神秘的文书。唐 陈子昂《洛城观酺应制》诗:“苍极神功被,青云祕籙开。”唐 殷尧恭《府试中元观道流步虚》诗:“玄都…
应箓 [ yīng lù ]
顺应符命。古时以此为帝王之兆。箓,帝王所谓的天赐符命之书。《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大晋承运期》,言圣皇应籙…
行诛 [ xíng zhū ]
(1).讨伐。 汉 张衡 《东京赋》:“ 高祖 膺籙受图,顺天行诛。”(2).杀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令…
膺历 [ yīng lì ]
帝王承受国祚之称。《乐府诗集·齐南郊乐歌·武德宣烈乐》:“四灵晨炳,五纬宵明,膺历缔运,道茂前声。” 南朝 梁 江淹…
受箓 [ shòu lù ]
(一)、古代皇帝自称受命于天,接受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叫受箓。《诗·大雅·文王序》“文王受命作周也”唐孔颖达疏:“伐…
受籙 [ shòu lù ]
1.古代皇帝自称受命于天,接受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叫受箓。《诗·大雅·文王序》“ 文王 受命作 周 也” 唐 孔颖达…
翠籙 [ cuì lù ]
传说 黄帝 于 翠妫川 得上天所授图箓,古代认为是君主“受命于天”的一种瑞征。唐 王勃《九成宫颂》:“景閟丹绳,祥抽…
符籙 [ fú lù ]
亦作“符录”。 1.道教所传秘密文书符和箓的统称。《北史·魏纪二·显祖献文帝》:“﹝ 天安 元年春正月﹞辛亥,帝幸道…
肇建 [ zhào jiàn ]
创建;始创。晋 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悠悠太上,民之厥初;皇极肇建,彝伦攸敷;五德更运,膺籙受符。”《资治通鉴…
攀鳞附翼 [ pān lín fù yì ]
攀鳞附翼(攀鱗附翼) 犹言攀龙附凤。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欣戴大弟,攀鳞附翼。惟冀早膺图籙,以寧兆…
握镜 [ wò jìng ]
(1).执持明镜。喻帝王受天命,怀明道。《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龙驩蠖屈,从道污隆。”…
玉册 [ yù cè ]
(一)、亦作“玉策”。古代册书的一种。帝王祭祀告天或上尊号用之。用玉简制成。晋 左思《魏都赋》:“闚玉策於金縢,案图…
司马承祯 [ sī mǎ chéng zhēn ]
司马承祯(647~735)为唐代道士、道教学者、书画家。字子微,法号道隐,又号白云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自…
襟带 [ jīn dài ]
(一)、衣襟和腰带。《后汉书·蔡邕传》:“邕 性篤孝,母常滞病三年,邕 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
【词语拼音】yīng lù shòu tú
【词语解释】(一)、谓帝王得受图箓,应运而兴。图,河图;箓,符命。汉张衡《东京赋》:“高祖膺籙受图,顺天行诛,杖朱旗而建大号。”亦作“膺图受籙”。南朝梁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商武姬文所以膺图受籙。”《明史·史可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