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战争 [ nóng mín zhàn zhēng ]
封建社会农民为反对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一般有鲜明的战斗口号,活动范围较大,例如清代的太平天国革命。
及冠 [ jí guān ]
指男子年满二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军机大臣》:“其下役,皆选内府中之童子,惟司洒扫…
札撒 [ zhá sā ]
蒙语的音译。意为法令。《元朝秘史》释为“法度”、“军法”。亦有“法律”、“条例”、“政治”等义。南宋 嘉泰 二年(公…
尼师 [ ní shī ]
对尼姑的敬称。《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宝货山积,惟用写佛经,施尼师而已。”《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有 善…
部曹 [ bù cáo ]
汉 代尚书分曹治事, 魏 晋 以后,渐改吏曹为吏部,但六部各司仍有称曹的。到 明 清 时代,部曹就成为各部司官之称。…
迸溜 [ bèng liū ]
雨水倾泻貌。 唐 姚合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散空烟漠漠,迸溜竹修修。” 清 彭孙贻 《徐塘冰陬叹》诗:“…
地方性法规 [ dì fāng xìng fǎ guī ]
由省、自治 区、直辖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 市的国家权力…
倒序 [ dǎo xù ]
颠倒次序。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倒序例》:“古人序事,有不以顺序而以倒序者。《周官·大宗伯职》:‘以肆、献、祼…
散收 [ sàn shōu ]
将罪犯单独囚禁,不使混杂。《元典章·刑部一·刑名》:“蒙古 人犯罪散收。”《元典章·刑部一·刑名》:“达鲁花赤与众官…
封阶 [ fēng jiē ]
官员品级的荣誉称号。只用于封赠,并非实职。 清 梁章鉅 《浪迹丛谈·武阶》:“本朝官制,文职以大学士为第一官,以光禄…
保举连坐法 [ bǎo jǔ lián zuò fǎ ]
谓宋之后,凡经保举而被推举之人,如有不正行为,或与保荐书不符者,则推举人亦须受连坐处分之法也。《唐律·职制上》:「诸…
断屠月 [ duàn tú yuè ]
唐 律以每年正、五、九月为停止执行死刑的月份。明 陆深《传疑录》:“唐 朝新格,又以正月、五月、九月为忌月,至今仕宦…
会状 [ huì zhuàng ]
指会元和状元。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 徐 闻之,急问公姓氏……遂引入都中,援例中北闈乡榜。 康熙 …
禁体诗 [ jìn tǐ shī ]
一种遵守特定禁例写作的诗。据 宋 欧阳修《雪》诗自注、《六一诗话》及 宋 苏轼《聚星堂雪诗叙》所记,其禁例大略为不得…
殊数 [ shū shù ]
(一)、谓寿数不同。汉 王充《论衡·气寿》:“鸟兽与人异形,故其年寿与人殊数。”(二)、异乎寻常的际遇;特例。清 陈…
倒句 [ dào jù ]
指古人诗文中的词、词组或短语等成分倒置的句式。 杜甫 《望岳》诗“盪胸生曾云,决眥入归鸟” 清 仇兆鳌 注:“ 杜 …
疏证 [ shū zhèng ]
见“ 疏证 ”。亦作“ 疏証 ”。阐释考证。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和州文徵序例》:“作者生平大节及其所著书名,似…
狼突鸱张 [ láng tū chī zhāng ]
láng tū chī zhāng 狼突鸱张(狼突鴟張) 像狼一样奔突,像鹞鹰一样张开翅膀。形容坏人猖狂嚣张到了极点…
蝚蠕 [ róu rú ]
古国名。即 柔然 。《晋书·冯跋载记》:“ 蝚蠕 勇斛律 ,遣使求 跋 女伪 乐浪公主 。”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
袭荫 [ xí yīn ]
亦作“袭廕”。封建时代,子孙承继先祖的官位爵号。《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有个姓 刘 的,是个荫袭公子,到京师袭荫求官…
指破 [ zhǐ pò ]
点破;揭穿。 清 林则徐 《批余保纯等呈洋商劝外商节略并义律说帖禀》:“至禀知该国王一语,原係 义律 谎词,本大臣早…
饷鞘 [ xiǎng qiào ]
旧时地方政府装盛送缴中央政府的税收银两所用的木筒。遂以指缴纳的税款。《清会典事例·兵部一四五·驿费二》:“又奏定,各…
句决 [ jù jué ]
(一)、汉 代 乌桓 妇女的首饰。《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至嫁时乃养髮,分为髻,著句决,饰以金碧,犹中国有簂步摇。…
还相 [ hái xiāng ]
轮流;递相。《礼记·礼运》:“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孔颖达 疏:“犹若孟春则建寅之月…
黄钟 [ huáng zhōng ]
亦作“黄鐘”。1.古之打击乐器,多为庙堂所用。 唐 张说 《大唐祀封禅颂》:“撞黄钟,歌大吕,开閶闔,与天语。”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