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接 [ shǎng jiē ]
赏识并延请。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译经上·摄摩腾》:“腾 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 雒邑,明帝 甚加赏接…
志公 [ zhì gōng ]
尊称 南朝 梁 高僧 宝誌 (一作“保誌”)。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下·保誌》:“今上即位,下詔曰:‘ 誌…
十四絃 [ shí sì xián ]
亦作“ 十四弦 ”。古乐器名。因有十四根弦而得名。 宋 孟珙 《蒙鞑备录·燕聚舞乐》:“国王出师,亦以女乐随行,率十…
积思广益 [ jī sī guǎng yì ]
积思广益(積思廣益) 三国 蜀 诸葛亮 《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后以“集思广益”指…
龙集 [ lóng jí ]
(1).犹言岁次。龙,指岁星。集,次于。 汉 王莽 《铜权铭》:“岁在太梁,龙集戊辰。” 唐 张说 《故洛阳尉赠朝散…
期功 [ qī gōng ]
亦作“朞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月,小功服丧五月。亦用以指五服之内…
观照 [ guān zhào ]
(1).佛教语。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楞严经》卷二:“﹝佛告 阿难 :﹞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予奢摩他,微密观…
求正 [ qiú zhèng ]
(1).寻求正道。《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説,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
虎溪 [ hǔ xī ]
溪名。在 江西省 九江市 南 庐山 东林寺 前。相传 晋 慧远法师 居此,送客不过溪,过此,虎辄号鸣,故名 虎溪。唐…
器异 [ qì yì ]
犹器重;看重。《后汉书·马严传》:“﹝ 严 ﹞因览百家群言,遂交结英贤,京师大人咸器异之。” 南朝 梁 任昉 《<王…
奬谕 [ jiǎng yù ]
(一)、皇帝对臣下褒奖、表彰。唐 慧能《坛经·宣诏品》:“其年九月三日,有詔奬諭师曰:‘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
四威仪 [ sì wēi yí ]
佛教语。指符合仪则的四种身体姿态:行、住、坐、卧。《释氏要览·入众·威仪》:“经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仪。其他…
多金 [ duō jīn ]
多钱财;很多财物。《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 季子 之位尊而多金。’” 元 …
邹搜 [ zōu sōu ]
(一)、形容容貌难看。明 董斯张《吹景集》卷十:“貌不颺曰邹搜。大慧禪师 自讚其像云:‘邹搜敛似天蒸枣。’”(二)、…
法海 [ fǎ hǎi ]
佛教语。喻佛法。谓佛法深广如海。《维摩经·佛国品》:“度老病死大医王,当礼法海德无边。” 南朝 梁简文帝 《庄严旻法…
厉风 [ lì fēng ]
(1).大风;烈风。《庄子·齐物论》:“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成玄英 疏:“厉,大也,烈也…
百丈怀海禅师 [ bǎi zhàng huái hǎi chán shī ]
(720~814) 唐代禅宗高僧,我国禅宗丛林清规之制定者。福州长乐(福建)人,俗姓王(一说姓黄)。以师之后半生皆住…
竺乾 [ zhú qián ]
(一)、天竺。古 印度 的别称。《弘明集·正诬论》:“老子 即佛弟子也。故其经云:‘闻道 竺乾,有古先生,善入泥洹,…
德声 [ dé shēng ]
(1).仁德的声誉。古代多用以称颂官吏治政。《文选·曹植<又赠丁仪王粲>诗》:“君子在末位,不能歌德声。” 李善 注…
智顗 [ zhì yǐ ]
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俗姓陈,字德安,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人。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实际的创始者。十八岁…
游化 [ yóu huà ]
(1).潜移默化。《淮南子·要略》:“陶冶万物,游化羣生。”(2).云游教化。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
俱珍那 [ jù zhēn nà ]
城名。梵语Kundina之译音,一作俱陈那。释尊最初之弟子ājnāta-Kaunndinya之出身地。中印度南部。俱…
付法 [ fù fǎ ]
(一)、谓交付法司论罪。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三:“襄州 胡延庆 得一龟,以丹漆书其腹曰‘天子万万年’以进之。凤阁侍…
双林 [ shuāng lín ]
(一)、指 释迦牟尼 涅槃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神光壮丽,若金刚之在双林。”周祖谟 校释:“佛在…
浄名 [ jìng míng ]
1. 毘摩罗诘 (Vimalakīrti)佛的别称。亦指 毘摩罗诘 佛像。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五·释昙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