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肄 [ xí yì ]
犹练习。
隶业 [ lì yè ]
肄业。谓修习其业。隶,通“肄”。
讲肆 [ jiǎng sì ]
(一)、讲舍;讲堂。(二)、讲论肄习。肆,通“肄”。
隶习 [ lì xí ]
研习,练习。隶,通“肄”。
肄习 [ yì xí ]
学习;练习;演习。
三大营 [ sān dà yíng ]
明 永乐 时,京军分三大营,即:五军营,肄习营阵;三千营,肄习巡哨;神机营,肄习火器。《续文献通考·兵二》:“京军三…
讲肄 [ jiǎng yì ]
(一)、讲论肄习。(二)、指讲学。(三)、指讲舍。
肄业 [ yì yè ]
在校学习,指没有毕业或尚未毕业他曾在大学肄业二年
肄仪 [ yì yí ]
古代王者因事举行祭祀,例须预习威仪,谓之“肄仪”。
学历 [ xué lì ]
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毕业或肄业:应聘者须有大学学历。
宵雅 [ xiāo yǎ ]
即《诗经》中的《小雅》。《礼记·学记》:“《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郑玄 注:“宵之言小也;肄,习也。习《小雅》之…
肄旧 [ yì jiù ]
谓沿袭旧有的。 清 方苞 《读<史记>八书》:“ 汉 之乐,自 文 景 以前,习常肄旧而已。”
条肄 [ tiáo yì ]
指再生的树枝。《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肄。” 毛 传:“肄,餘也。斩而復生曰肄。”
演肄 [ yǎn yì ]
演习。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凡人夫各记姓名於堞,各识其处,而以时演肄之,如此则号令定矣。”
讲兵 [ jiǎng bīng ]
讲武练兵。《汉书·王莽传下》:“时 忠 方讲兵都肄。”《后汉书·寇恂传》:“ 恂 板书属县,讲兵肄射。”
虞卒 [ yú zú ]
古代帝王狩猎时,担任围合禽兽的士兵。《清史稿·礼志九》:“凡秋獮,先期各驻防长官选材官赴京肄习。年例, 蒙 藩选千二…
倨视 [ jù shì ]
倨傲而轻视人也。《金史·萧肄传》:「凭恃恩幸,倨视同幸。」
专策 [ zhuān cè ]
独自决定的策略。 晋 潘岳 《关中》诗:“将无专策,兵不素肄。”
柿叶 [ shì yè ]
(一)、柿树的叶子。经霜即红。诗文中常用以渲染秋色。(二)、《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虔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
精言 [ jīng yán ]
精妙的言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形器易写,壮辞可以喻其真。” 胡蕴玉 …
优监 [ yōu jiān ]
清 代科举制度中监生名目之一。由附生选入国子监肄业者称为优监生。
肄练 [ yì liàn ]
犹操练。 明 李东阳 《应天府乡试策问》之二:“肄练有法,而作止或有未齐。”
同等学历 [ tóng děng xué lì ]
与在某一等级学校毕业或某班级肄业的人知识技能的水平相同
副贡 [ fù gòng ]
清 代科举取士,在乡试中备取的列入副榜,得入太学肄业,称为副贡。
幺匿 [ yāo nì ]
[英unit]音译词。个人或个体。严复《<群学肄言>序》:“欲观拓都,视此幺匿。”严复《<群学肄言>序》第三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