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贡 [ yōu gòng ]
清 制,每三年各省学政於府、州、县在学生员中选拔文行俱优者,与督抚会考核定数名,贡入京师国子监,称为优贡生。经朝考合…
奇逸 [ qí yì ]
谓奇特超俗。《后汉书·孔融传》:“鸿豫 亦称 文举 奇逸博闻,诚怪今者与始相违。”宋 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李义…
南闱 [ nán wéi ]
(一)、南门。《文选·沉约<直省学愁卧>诗》:“秋风吹广陌,萧瑟入南闈。”吕向 注:“闈,门也。”唐 崔湜《襄阳早秋…
荐饥 [ jiàn jī ]
(一)、连年灾荒;连续灾荒。《左传·僖公十三年》:“晋 荐饥。”孔颖达 疏引 李巡 曰:“连岁不熟曰荐。”宋 苏轼《…
拔贡 [ bá gòng ]
科举制度中选拔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清 制,初定六年一次,乾隆 七年改为每十二年(即逢酉岁)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
三殇 [ sān shāng ]
(一)、指长殇、中殇、下殇。《仪礼·丧服》:“传曰: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殤;十五至十二为中殤;十一至八岁为下殤。”(二)…
大饥 [ dà jī ]
(一)、见“大饥”。(二)、亦作“大飢”。大饥荒;严重的饥荒。《左传·文公十六年》:“楚 大饥,戎 伐其西南。”《公…
阳九 [ yáng jiǔ ]
(一)、古代术数家的学说。其说有二:(1)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岁,内有旱灾九年,谓之“阳九”。其…
奏销 [ zòu xiāo ]
(一)、清 代各州县每年将钱粮征收的实数报部奏闻,叫奏销。《清文献通考·田赋二》:“﹝ 康熙 ﹞十八年,令州县日收钱…
佶屈 [ jí qū ]
曲折,形容文字艰涩难懂。 明 郑瑗 《井观琐言》卷一:“ 鲁哀公 誄 孔子 辞,其文便佶屈。” 清 阮元 《书梁昭明…
万寿 [ wàn shòu ]
(一)、长寿。祝福之词。《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晋 潘岳《闲居赋》:“称万寿以献觴,咸一惧而…
天上麒麟 [ tiān shàng qí lín ]
天上麒麟 《南史·徐陵传》:“﹝ 徐陵 ﹞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 宝誌 , 宝誌 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后…
行下 [ xíng xià ]
行文下达。宋 苏轼《杭州上执政书》之二:“伏望相公一言,检举成法,自朝廷行下,便五穀通流,公私皆济。”《水浒传》第二…
齐圣广渊 [ qí shèng guǎng yuān ]
四种美好的德性。《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愷。”孔颖达疏:“…
孔圣 [ kǒng shèng ]
(一)、非常圣明、英明。《诗·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孔圣,作都于 向。”朱熹 集传:“孔,甚也;圣,通明也。”(二…
糜粥 [ mí zhōu ]
粥。《礼记·问丧》:“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 孔颖达 疏:“糜厚而粥薄。”《后汉书·礼仪…
册文 [ cè wén ]
文体名。简称“册”。原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只用于帝王封赠臣下;后世应用渐繁,有祝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
冠礼 [ guàn lǐ ]
古代男子二十岁(天子、诸侯可提前至十二岁)举行的加冠之礼,表示其成人。《礼记·冠义》:“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
任伯雨 [ rèn bó yǔ ]
宋人,孜之子,字德翁。邃于经术,文力雄健。举进士,仕为右正言,居谏省半岁,凡上一百八疏。曾布畏其多言,密论之。不听,…
新新 [ xīn xīn ]
(一)、新之又新;不断变新。唐 孔颖达《<周易正义>卷首·论易之三名》:“新新不停,生生相续。”宋 陈善《扪虱新话·…
孔殷 [ kǒng yīn ]
(一)、众多;繁多。《书·禹贡》:“江 汉 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曾运乾 正读:“孔,甚也。殷,盛也。”《魏书·乐志…
章蔀 [ zhāng bù ]
亦作“章部”。我国古历法名词。汉 初所传的六种古代历法以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二十蔀为一纪,三纪为一元。冬至与月…
一章 [ yī zhāng ]
(一)、歌曲诗文的一段,亦指诗文的一篇。汉 王充《论衡·自纪》:“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易·乾…
华实 [ huā shí ]
(一)、花和果实。《列子·汤问》:“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后汉书·班固传上》:“华实之毛…
鹿鸣宴 [ lù míng yàn ]
亦作“ 鹿鸣筵 ”。科举时代,乡举考试后,州县长官宴请得中举子或放榜次日,宴主考、执事人员及新举人,歌《诗·小雅·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