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倒龙钟 [ lǎo dǎo lóng zhōng ]
潦倒:颓丧,不得意;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形容年老体弱多病,很不得意。
困顿其中 [ kùn dùn qí zhōng ]
一直处在比较消极,颓废,富有约束或者困惑的环境,不能过自拔的一种形势。
亡国之音 [ wáng guó zhī yīn ]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钝眊 [ dùn mào ]
谓精力衰颓,眼睛昏花。 宋 苏轼 《教战守策》:“其刚心勇气,消耗钝眊,痿蹶而不復振。”
颓习 [ tuí xí ]
颓败的风习。 宋 洪迈 《<唐黄御史公集>序》:“士以操觚显者,无虑数百家,大都始沿 江 左頽习。”
薄落 [ báo luò ]
(一)、犹落魄。潦倒失意。古代戏曲中常用以形容科场失败后颓丧不得志的样子。(二)、藩篱。
颓堕 [ tuí duò ]
(一)、谓精神颓废衰惫。 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頽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於书得无象之然乎?”…
頽堕 [ tuí duò ]
谓精神颓废衰惫。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頽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於书得无象之然乎?”金 王若虚《…
頽沱 [ tuí tuó ]
亦作“颓沱”。水流向下宣泄。亦指向下宣泄的水流。五代 齐己《夏雨》诗:“頽沱来洞壑,汗漫入 瀟湘。”
磐磨 [ pán mó ]
大石磨。曹禺《原野》第三幕:“小园场生满半人高的白蒿,笨重的磐磨衰颓地睡在草莽上。”
木坏山颓 [ mù huài shān tuí ]
木:梁木。山:指泰山。颓:倒下。梁木折坏,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
汉室 [ hàn shì ]
(一)、即汉朝。(二)、汉室之隆。--诸葛亮《出师表》(三)、汉室倾颓。--《三国志.诸葛亮传》(四)、汉室可兴。
逶迟 [ wēi chí ]
(一)、亦作“逶遟”。亦作“逶遅”。弯曲下垂貌。(二)、遥远貌。(三)、徐行貌;徘徊貌。(四)、颓靡衰弱貌。
国蹶 [ guó jué ]
国家颓败。《荀子·富国》:“故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 杨倞 注:“蹷,倾倒也。”
碎瓦颓垣 [ suì wǎ tuí yuán ]
碎瓦颓垣(碎瓦穨垣) 形容残破、毁废的建筑。 明 刘基 《郁离子·天道》:“是故碎瓦穨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
断井颓垣 [ duàn jǐng tuí yuán ]
井栏断裂墙垣坍塌,形容建筑等残破的景象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桃花扇·传歌》
頽败 [ tuí bài ]
(一)、破败。《宋书·长沙景王道怜传》:“于时土境荒毁,人民彫散,城郭頽败,盗贼公行。”《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扭转颓势 [ niǔ zhuǎn tuí shì ]
改变原本处于不利、衰败的情势。如:「由于员工的同心协力,终于扭转颓势,使公司营运恢复正常。」
頽剥 [ tuí bāo ]
颓坏剥落。《新唐书·蒋乂传》:“帝尝登 凌烟阁,视左壁頽剥,题文漫缺,行纔数字,命録以问宰相,无能知者。”
颓剥 [ tuí bāo ]
颓坏剥落。《新唐书·蒋乂传》:“帝尝登 凌烟阁 ,视左壁頽剥,题文漫缺,行纔数字,命録以问宰相,无能知者。”
谐句 [ xié jù ]
风趣的语句。 萧乾 《银风筝下的伦敦》:“破屋栋、送奶车、举重机上全悬着饱经风霜的国旗,颓壁上写着种种谐句。”
穨废 [ tuí fèi ]
颓毁荒废。《后汉书·翟酺传》:“太尉 赵熹 以为太学、辟雍皆宜兼存,故并传至今。而顷者穨废至为园採芻牧之处。”
灰色人生 [ huī sè rén shēng ]
像木柴灰的颜色或比喻颓废和失望。形容一个人的生活没有半点乐观的情绪,面对生活态度悲观。
頽垣败井 [ tuí yuán bài jǐng ]
犹言颓垣废井。《花月痕》第四五回:“破庙荒凉,草深一尺,见一羣的羊在那里吃草,頽垣败井,廊廡倾欹。”
后汉 [ hòu hàn ]
见“东汉”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出师表》五代之一,公元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