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笑图 [ sān xiào tú ]
古画名。以 晋 代释 慧远、陶渊明 和 陆修静 三名高士于 庐山 论道,相与大笑而别的情节为题材。画已不传。
三迭 [ sān dié ]
(一)、古奏曲之法,至某句乃反复再三,称三叠。(二)、三首。(三)、犹三通,三遍。(四)、犹三折。指庐山三叠泉。
道场寺 [ dào chǎng sì ]
道场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东晋时期,与庐山东林寺共为中国南方佛教的中心。
修觉山 [ xiū jiào shān ]
山名。在今四川省新津县东南。本名宝华山,有修觉寺,僧神秀结庐之所。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成都·崇庆州·新津县…
飞闾 [ fēi lǘ ]
飞庐。
赐墓 [ cì mù ]
大臣身故,皇帝敕使建造的墓园。明 沉榜《宛署杂记·山川》:“每年夏秋,水生两岸,田庐鱼鱉,动数十里,而 西山 一带形…
穹帐 [ qióng zhàng ]
即穹庐。
西林 [ xī lín ]
(一)、西面的树林。(二)、寺名。在江西省星子县庐山麓,与东林寺相对,晋太原中僧慧永建。后因以泛指寺院。
苫宇 [ shān yǔ ]
草庐。
禅衆 [ chán zhòng ]
僧众。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乃延禪众,亲承三昧。”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肃穆禪众…
牢坚 [ láo jiān ]
坚固;牢固。 汉 王充 《论衡·无形》:“如使成器入灶更火,牢坚不可復变。” 唐 白居易 《庐山桂》诗:“枝干日长大…
重阜 [ zhòng fù ]
高而重迭的山冈。 晋 陆机 《挽歌》之二:“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閒。”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徘徊九皋之内,慷…
守舍 [ shǒu shè ]
(一)、供守卫用的庐舍。(二)、为看护庄稼而设置的庐舍。(三)、看守门户;看家。
孤山处士 [ gū shān chǔ shì ]
北宋林逋,人称孤山处士。《宋史·隐逸传上·林逋》:“林逋字君復,杭州钱塘人……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
棚井 [ péng jǐng ]
棚户井庐。
穹闾 [ qióng lǘ ]
穹庐;毡帐。
于先 [ yú xiān ]
晋、庐循之字。
瓜庐 [ guā lú ]
见“瓜牛庐”。
仙人洞 [ xiān rén dòng ]
岩洞名。江西 庐山 名胜之一,在 牯岭 西北,为悬崖绝壁上天然形成的石洞。洞口有“佛手岩”石刻,为 南宋 宝祐 三年…
庐井 [ lú jǐng ]
(一)、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称共一井的八家庐舍为庐井。《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 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
轧荦山 [ zhá luò shān ]
本为山名。《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 安禄山 , 营州柳 城胡 也。本姓 康 。母 阿史德 ,为覡,居 突厥 …
斋庐 [ zhāi lú ]
斋祀的庐舍。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故明宫斋庐,上雨旁风,无所盖障。”
庐园 [ lú yuán ]
庐舍与庭园。
山墟 [ shān xū ]
(一)、山丘。南朝 梁 柳恽《杂诗》:“山墟罢寒梅,园泽润朝暉。”宋 曾巩《送周屯田序》:“今一日辞事还其庐,徒御散…
毡庐 [ zhān lú ]
(一)、亦作“氊庐”。即毡帐。《新唐书·北狄传·奚》:“逐水草畜牧,居氊庐,环车为营。”宋 梅尧臣《送祖择之学士北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