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通 [ zhì tōng ]
犹理顺通达。
资治通鉴 [ zī zhì tōng jiàn ]
书名。编年体史书。北宋司马光著。成书于1084年。上起公元前403年,下迄公元959年。取材极广,内容以政治、军事为…
下治而上通 [ xià zhì ér shàng tōng ]
谓下民治则在上者之意可通行于下也。《韩诗外传·卷五》:「夫是之谓下治而上通,下治而上通,颂声之所以兴也。」
通治 [ tōng zhì ]
(一)、谓平常治理国家。(二)、普遍研习。
同治通宝 [ tóng zhì tōng bǎo ]
顺治通宝 [ shùn zhì tōng bǎo ]
文治通尔 [ wén zhì tōng ěr ]
资治通鉴吧 [ zī zhì tōng jiàn ba ]
续资治通鉴 [ xù zī zhì tōng jiàn ]
窍领 [ qiào lǐng ]
疏通治理。
通乳 [ tōng rǔ ]
治疗学术语,为治疗产后乳汁不通或缺乳者的原则,即通下乳汁。
浚治 [ jùn zhì ]
(一)、疏浚。(二)、濬治:疏通河道,修治水利。
饰官 [ shì guān ]
犹治官。饰,通“飭”。
治水 [ zhì shuǐ ]
疏通水道,消除水患:治水工程。大禹治水。
通史 [ tōng shǐ ]
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作叙述的史书。如《史记》《资治通鉴》《中国通史》等。与“断代史”相对。
责辩 [ zé biàn ]
责成治理。辩,通“办”。
挟治 [ jiā zhì ]
彻底治理。挟,通“浹”。
矫治 [ jiǎo zhì ]
把生理缺陷通过医治矫正过来矫治歪嘴
宗揖 [ zōng yī ]
治理,安抚。揖,通“辑”。
白话资治通鉴 [ bái huà zī zhì tōng jiàn ]
煨蒜方 [ wēi suàn fāng ]
主治胀满,大便不通。
代治 [ dài zhì ]
代为治事也。《尚书·洪范》:「禹乃嗣兴。」疏:「代治洪水,决道使通。」
经前安 [ jīng qián ān ]
中成处方药,主要用于治疗妇女经前期紧张症,通过舒肝理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犊车 [ dú chē ]
牛车乘犊车。——《资治通鉴》
危证 [ wēi zhèng ]
危险难治的病症。证,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