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 [ zài zhì ]
谓被依法究诘审理。《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始,皋 之遭诬在治,念太妃老,将惊而戚,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
王室 [ wáng shì ]
帝王的家族王室之胄。——《资治通鉴》王室成员指朝廷
选輭 [ xuǎn ér ]
(一)、同“ 选耎 ”。(二)、《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元年》:“ 继恩 事主尽恭,昏定晨省,礼无违者,选輭不治, …
博仕康 [ bó shì kāng ]
明明只是普通的保健产品,却宣称可以治疗各种疾病。
药浴 [ yào yù ]
一种治疗方法,将药物煎煮或浸泡后加水,通过对人体全身或局部进行浸泡、熏洗,达到治疗的目的。
文算 [ wén suàn ]
指政治上的谋略。《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武昭既敷,文算又洽,推是道也,天下其孰能当之哉!”
休循 [ xiū xún ]
汉西域诸国之一。东通捐毒,西北通大宛,故地在今葱岭西。《汉书·西域传》:「休循国王,治鸟飞谷。」
傜戍 [ yáo shù ]
谓服劳役与戍守边疆。《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万岁通天元年》:“吐蕃 百姓疲於傜戍,早愿和亲。”
犒饫 [ kào yù ]
犒赐。《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出金帛酒炙犒飫军士。”
求贤令 [ qiú xián lìng ]
颁布寻求贤能的人的法令,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二》——秦孝公。
德治 [ dé zhì ]
古代儒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强调道德和道德教化在治国中的作用。指通过倡导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来治理国家和社…
头痛治头 [ tóu tòng zhì tóu ]
头痛治头指针对疼痛部位医治,不追究病因。比喻做事缺乏通盘计划,被动应付,不从根本上彻底的解决。
政慢 [ zhèng màn ]
政事松弛。《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 蜀 土政慢,民多诈疾。”
锢病 [ gù bìng ]
经久难治的疾病。錮,通“ 痼 ”。《管子·度地》:“有錮病不可作者,疾之。”
械送 [ xiè sòng ]
加刑具押送。《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一年》:“甲寅,李勉 械送 李灵曜 至京师,斩之。”《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
括市 [ kuò shì ]
征购;搜购。《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帝将伐 蜀,辛卯,詔天下括市战马。”《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康定元年》:“…
逐瘀通耳 [ zhú yū tōng ěr ]
运用具有活血通络、化瘀通窍作用的方药,适用于血行不畅、瘀滞耳窍所致耳病的治疗方法。
廛邸 [ chán dǐ ]
市肆。《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寺观邻接廛邸,溷杂屠沽。”
躬己 [ gōng jǐ ]
(一)、恭己。谓帝王敬肃己身,无为而治。躬,通“恭”。(二)、亲自;亲身。
栓塞疗法 [ shuān sāi liáo fǎ ]
血管内栓塞治疗是将导管,或通过导引管将微导管送至病变部位,注入栓塞剂栓塞病变,达到治疗目的。
他楼 [ tā lóu ]
县名。隋置。故治在今甘肃省固原县北。《资治通监·晋纪》:「武帝太元十六年,乞复乾归讨没奕干,没奕干奔他楼城。」
致治 [ zhì zhì ]
使国家在政治上安定清平。《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公孙鞅 之事 孝公 也……设刀锯以禁姦邪,信赏罚以致治。”《资治通…
紫阳书法 [ zǐ yáng shū fǎ ]
南宋朱熹与其门人据司马光《资治通鉴》、《举要历》和胡安国《举要补遗》等书,撰《通鉴纲目》一书。意在用《春秋》笔法“辨…
郅治 [ zhì zhì ]
大治。 清 王韬 《制战舰》:“然 中国 向以文德致郅治之隆,武功非其所尚。”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若果摩…
拊恤 [ fǔ xù ]
抚恤。《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六年》:“ 鄱阳 所出瘠薄,宜拊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