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髡 [ qún kūn ]
众僧侣。髡,《说文》云“剃髮也”、僧人皆剃发,故亦以髡指僧人。
僧伽鵄 [ sēng gā chī ]
?僧衣之名,或作僧只支(Sankaksika)。清、厉荃《事物异名录·佛释·僧衣》:「说略、褊衫,梵言僧只支。《西域…
禅衲 [ chán nà ]
(一)、僧衣。(二)、以指僧人。
番僧 [ fān sēng ]
即喇嘛僧。指西番之僧。
逸僧 [ yì sēng ]
游方僧。云游四方之僧。
僧窗 [ sēng chuāng ]
亦作“僧牕”。僧寺的窗户。
羣髡 [ qún kūn ]
众僧侣。髡,《说文》云(剃)发也﹑僧人皆剃发,故亦以髡指僧人。
郁多罗僧 [ yù duō luó sēng ]
僧侣法衣中的上衣。礼诵、听讲、说戒时穿。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缚喝国》:“如来以僧伽胝方迭布下,次下鬱多罗僧,次僧却崎…
挂衲 [ guà nà ]
披上僧衣。谓出家为僧。
燿焜 [ yào kūn ]
辉耀。《后汉书·马融传》:“怪石浮磬,燿焜于其陂。”李贤 注:“怪石,怪异好石似玉者……燿焜,光也。”
披衲 [ pī nà ]
披僧衣。谓出家为僧。
僧伽蓝摩 [ sēng gā lán mó ]
佛-Sangharama之音译。众僧所住之园林,即寺院也,即众园、僧舍,又僧伽罗磨,或略作僧伽蓝、伽蓝。唐、释玄应《…
练衲 [ liàn nà ]
漂染过的僧衣。借指僧人。
僧主 [ sēng zhǔ ]
佛教僧官名。相当于僧正。
僧伽像 [ sēng jiā xiàng ]
指 唐 高僧 僧伽大师 塑像。
清县 [ qīng xiàn ]
(一)、亦作“清悬”。指乐音清亮的悬挂打击乐器。如:钟、磬等。(二)、明亮地悬挂着。
僧会 [ sēng huì ]
管理一县僧尼事务的僧官。
击石拊石 [ jī shí fǔ shí ]
敲打石磬。《书·益稷》:“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蔡沉集传:“重击曰击,轻击曰拊。石,磬也。”《列子·黄帝》:“尧使…
吉庆有余 [ jí qìng yǒu yú ]
汉族传统吉祥纹样之一。寓意祥瑞。纹饰以一儿童执戟,上挂有鱼,另手携玉磬组成。
僧碧 [ sēng bì ]
僧名。姚秦时始任僧官者,碧通六经及三藏,律行清谨。时姚苌僭有关中,盛弘大化,内外僧尼多,动辄有过,于是姚兴以僧碧为僧…
磬襄 [ qìng xiāng ]
古人名。掌教击磬钟等乐器,相传名 襄,故称。因避世出居海边。事见《论语·微子》。
离磬 [ lí qìng ]
古乐器名。由一系列音频不同的磬组成,按一定次序悬挂在架子上,供打击演奏。
缁褐 [ zī hè ]
(一)、僧人之服。(二)、借指僧侣。
僧只 [ sēng zhī ]
?1.译曰众,如僧只律、僧只物等是。
阇梨 [ shé lí ]
高僧,也泛指僧。[阿阇梨之省,梵ācār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