鸲眼 [ qú yǎn ]
(一)、亦作“鸜眼”。即鸲鹆眼。(二)、借指砚台。
砚耕 [ yàn gēng ]
指依靠笔墨维持生计。 清 周亮工 《哭陈磐生》诗之四:“砚耕多秀业,锦字重 三吴 。” 清 钮琇 《觚賸·睐娘》:“…
洮河緑石 [ táo hé lǜ shí ]
制作洮砚的一种石头,产于甘肃省洮河。
寒砚 [ hán yàn ]
冰凉的砚台。常以衬托环境的凄清冷落。
雀眼 [ què yǎn ]
(一)、端砚上的一种圆形纹。(二)、比喻细孔。
文房四宝 [ wén fáng sì bǎo ]
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
子石 [ zǐ shí ]
(一)、制砚用的上等端石。(二)、公孙龙的字。
磨穿铁砚 [ mó chuān tiě yàn ]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形容发奋读书,持久不懈。《新五代史·桑维翰传》:“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为‘桑’‘丧’同音。…
研池 [ yán chí ]
指砚。亦指砚心。 元 鲜于枢 《题高房山墨竹》诗:“添阴生研池,叶叶秋可数。”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卓笔峰两诗》:…
凹心砚 [ āo xīn yàn ]
中央下陷成潭状的砚台。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墨》:“至 魏 晋 时,始有墨丸,乃漆烟松煤灰和为之,所以 晋 人多用…
洮砚 [ táo yàn ]
由洮河出产的优质绿石制成的名贵砚台。
红丝石 [ hóng sī shí ]
我国 山东省 青州市 所产的砚石。石质赤黄,有红纹如丝,萦绕石面,故名。宋 姚宽《西溪丛语》卷下:“欧公《研谱》,以…
熨斗焦 [ yùn dǒu jiāo ]
砚石纹理名。因石纹如熨斗焦物状而得名。
八面受敌 [ bā miàn shòu dí ]
(一)、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二)、砚名。
水丞 [ shuǐ chéng ]
一种器皿。用来盛装磨墨用的水。亦称砚滴。
鼍矶 [ tuó jī ]
砚石名。因产于 山东 蓬莱 海中 鼍矶岛,故名。
笔冢研穿 [ bǐ zhǒng yán chuān ]
秃笔成坟,砚磨穿孔。指写作著述功力极深。
月砚 [ yuè yàn ]
亦作“月研”。砚名。宋 陶穀《清异录·文用》:“开平 二年,赐宰相 张文蔚、杨涉、薛貽 寳相枝各二十,龙鳞月砚各一……
青铁砚 [ qīng tiě yàn ]
一种珍贵的砚台。据说是用 于阗 出产的铁铸成。
代拍 [ dài pāi ]
相替击节也。《砚岗笔记》:「敲镫代拍,唱彻三十六遍。」
蒲江县 [ pú jiāng xiàn ]
县名。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南,以产砚石闻名。
谷山砚 [ gǔ shān yàn ]
名砚。用 湖南 长沙 西 谷山 所产青纹花石制成。
墨花 [ mò huā ]
(一)、指砚石上的墨渍花纹。(二)、指水墨花卉画。
凤咮 [ fèng zhòu ]
(一)、凤凰的嘴。比喻凤凰笙的笙孔。(二)、砚石名。
蛮溪 [ mán xī ]
指南方的溪流。 宋 梅尧臣 《杜挺之赠端溪圆砚》诗:“案头蛮溪砚,其状若圆璧。”按,此指 广东 高要 之 端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