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雕 [ diāo diāo ]
彰明貌。《荀子·议兵》:“雕雕焉县贵爵重赏於其前。” 杨倞 注:“雕雕,章明之貌。”《荀子·法行》:“故虽有珉之雕雕…
感篆五中 [ gǎn zhuàn wǔ zhōng ]
篆:铭刻;五中:内心。形容使人内心深受感动。
二篆体 [ èr zhuàn tǐ ]
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
萧行范篆 [ xiāo xíng fàn zhuàn ]
南朝宋羊欣的隶书见重一时,萧思话、范晔同师羊欣而小叛,萧善行草,范精小篆,后世并称为“萧行范篆”。
署篆 [ shǔ zhuàn ]
署印。因官印皆刻篆文,故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外国·册封琉球》:“在 闽 时,适 福州 缺守, 阮坚之 以司理…
隶篆 [ lì zhuàn ]
隶书与篆书。唐.薛存诚〈祯石赋〉:「题八角而尔乃增辉,刻九言而吾斯尽善。宜子孙之蛰蛰,得先徵于隶篆。」
繆篆 [ miù zhuàn ]
摹刻印章用的篆书。因笔画屈曲缠绕,故称为「缪篆」。王莽时官定为六书之一,相当于秦八体书中的摹印。
雕虫篆刻 [ diāo chóng zhuàn kè ]
比喻词章小技。
沙篆 [ shā zhuàn ]
沙石上呈现的篆书似的条纹。
画梁雕栋 [ huà liáng diāo dòng ]
画梁雕栋(畫梁雕棟) 见“ 画栋雕梁 ”。
玺文 [ xǐ wén ]
玺文古玺文与六国古文十分相近,是古文的一种。古玺文字形体富于变化,有些字颇难辨识。《古玺文编》专门收录这种文字。小篆…
鹤篆 [ hè zhuàn ]
鹤的爪印。其形迹如同篆书,因称。
还篆 [ hái zhuàn ]
归还官印。谓去官离职。篆,借指官印。
蜾匾 [ guǒ biǎn ]
亦作“蜾扁”。篆书的一体。形略扁,故称。
炉篆 [ lú zhuàn ]
指香炉中的烟缕。因其缭绕如篆书,故称。 宋 范成大 《签厅夜归用前韵呈子文》:“炉篆无风香雾直,庭柯有月露光寒。” …
勒面 [ lè miàn ]
古代马面饰。用白黑二色的熟皮制成。《周礼·春官·巾车》:“王后之五路,重翟,鍚面,朱緫。厌翟,勒面,繢緫。安车,彫面…
磨斵 [ mó zhuó ]
雕琢;雕饰。
镌镂 [ juān lòu ]
雕刻;雕镂。
权篆 [ quán zhuàn ]
谓权且署理某一官职。篆,官印。《林则徐日记·道光五年四月二十九日》:“现在 苏 臬一席, 梁芷邻 似可权篆,尚在未定…
京景 [ jīng jǐng ]
用一个小篆体“京”字作基本形状。
邓散木 [ dèng sàn mù ]
书法家,篆刻家。原名铁,字钝铁,号粪翁、无外居士、郁青道人等,上海人。曾创办南离公学。1955年应邀至北京书写字帖。…
四体书 [ sì tǐ shū ]
汉字最主要的四种字体,即正、草、隶、篆。
印篆 [ yìn zhuàn ]
(1).印章。因印章多用篆文,故称。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近朝皇太后、皇后皆有印篆,文曰:‘皇太后之印…
隶定 [ lì dìng ]
文字学上指将篆书改写为隶书的经过。惟写定时往往摹拟篆体的结构,此点与「隶变」不同。如「隶古定尚书」即指将以古文书写的…
雕虫末伎 [ diāo chóng mò jì ]
diāo chóng mò jì 雕虫末伎(雕蟲末伎) 见“ 雕虫末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