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赤 [ wù chì ]
见“兀剌赤”。
棱鋭 [ léng ruì ]
突兀高峻。
兀得 [ wù de ]
见“兀的”。
兀臲 [ wū niè ]
见“ 兀臬 ”。
兀底 [ wù dǐ ]
见“兀的”。
棱磳 [ léng zēng ]
突兀不平整貌。
嶙嶒 [ lín céng ]
形容山石突兀。
雄奋 [ xióng fèn ]
犹突兀。
珑珑兀兀 [ lóng lóng wù wù ]
象声词。元 耶律铸《松声行》:“瓏瓏兀兀驚俗聾,餘韻飄蕭散碧空。”
突杌 [ tū wù ]
见“突兀”。
突屼 [ tū wù ]
见“ 突兀 ”。
兀寠 [ wū lǜ ]
嶮峻之貌。《昭明文选·马融·长笛赋》:「兀寠狋肉。」善注:「兀寠狋肉,嶮峻之貌。」
崭立 [ zhǎn lì ]
突兀耸立。
巉空 [ chán kōng ]
兀立空中。
巉屼 [ chán wù ]
峻峭突兀。
森棱 [ sēn léng ]
高峻突兀。
静兀兀 [ jìng wù wù ]
干净;一无所有。 唐 韩愈 《雉带箭》诗:“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復没。”
兀谁 [ wù shuí ]
兀,前缀。犹言谁。
把笏 [ bǎ hù ]
持笏。指做官。 金 元好问 《送王亚夫举家归许昌》诗:“前途兀兀黑於漆,昨日把笏今扶犂。”
崊嶔 [ lín qīn ]
高耸突兀貌。
崊嵚 [ lín qīn ]
高耸突兀貌。
赴度 [ fù dù ]
应合节拍。《文选·傅毅<舞赋>》:“兀动赴度,指顾应声。” 李善 注:“兀然而动,赴其节度。”
聱岈 [ áo yá ]
形容山势突兀的样子。
兀傲 [ wù ào ]
高傲:负才兀傲。
阿的 [ ā dì ]
犹兀的。这,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