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事 [ tōng shì ]
朝觐聘问的外交事务。《周礼.秋官.掌交》:「掌邦国之通事,而结其交好。」替人传达请谒的事。处理事务。南朝梁.武帝〈赠…
种瓜 [ zhòng guā ]
(一)、栽植瓜果。《三国志·吴志·步骘传》:“与 广陵 卫旌 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清 王韬《瓮牖馀谈·记钱江事…
蕉鹿 [ jiāo lù ]
《列子·周穆王》:“郑 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
勦窃 [ jiǎo qiè ]
犹剽窃。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江艮庭》:“至本朝,阎、惠 两徵君所著之书,乃能发其作伪之跡,勦窃之原。”严复《救亡决…
辩事 [ biàn shì ]
(1).对所掌职事引起争讼。《周礼·春官·大史》:“辩事者考焉,不信者诛之。” 郑玄 注:“谓抵冒其职事。” 孙诒让…
内坊 [ nèi fāng ]
皇太子东宫所属官署之一,管理宫内事务。唐 开元 二十七年划属内侍省,改为内坊局,职务不变。《新唐书·百官志二》:“初…
废事 [ fèi shì ]
(一)、积压之事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汉书·成帝纪》:“故官无废事,下无逸民。”宋…
代办使事 [ dài bàn shǐ shì ]
(charg’ed’affaires)亦称代理公使,为公使之第三级。其与大使、全权公使之区别,即前二者皆为元首对元首…
弃业 [ qì yè ]
丢弃所从之业。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翫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 唐 张籍 《贾…
齿马之嫌 [ chǐ mǎ zhī xián ]
典出《礼记·曲礼上》:“齿路马,有诛。”孔颖达疏:“若论量君马岁数,亦为不敬,亦被责罚。”后用“齿马之嫌”指议论宫廷…
巴尔扎克 [ bā ěr zā kè ]
①巴尔扎克(honorédebalzac,1799-1850)。法国作家。曾在巴黎大学攻读法律。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和公…
凭空揑造 [ píng kōng niē zào ]
无事实依据地虚构。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土司·土官承袭》:“武官袭替,例有貲为凭,其记载生时邻佑及收生妇人甚详…
民事纠纷 [ mín shì jiū fēn ]
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 [ xíng zhèng yuàn nóng yè wěi yuán huì ]
中央政府行政院所属的机关。1984年七月二十日,行政院农业发展委员会(简称为「农发会」)与经济部农业局合并改组为「行…
箔场 [ bó chǎng ]
宋 时专为应付赐第事宜所设的机构。宋 高承《事物纪原·库务职局·箔场》:“建隆 元年置箔场。”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教务处 [ jiāo wù chù ]
目录1 教务处2 职责分工2.1 教务主任(Director Of Academic Affairs)2.2 教学组…
遺囑 [ yí zhǔ ]
人在临终前所遗留的言辞。也称为「遗言」。预先处置身后的事务或财产之文书,单独表示意思的行为,至死后方发生效力者,称为…
轩天 [ xuān tiān ]
(1).古代解释天体的一种学说。认为天体北高南低,若车之轩。 唐 李淳风 《乙巳占·天象》:“论天体象者,凡有八家:…
返答 [ fǎn dá ]
犹回答。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政闻社宣言书·政闻社社员简章》:“凡社员如有五人以上之连署,向於本社质问所办事…
性幻想 [ xìng huàn xiǎng ]
性幻想是人类凭着过去及现有的经验,藉着自己所看到的书、图画、媒体而引起对性的一种想像。 一般而言,想像、创造和…
河务 [ hé wù ]
清 代指疏治河道、修筑堤岸等治水事务。多指治理 黄河。清 刘大櫆《送张闲中序》:“皇帝御极之元年,命 山东 按察使 …
隐僞 [ yǐn wěi ]
不为人知的奸伪之事。《三国志·魏志·和洽传》:“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北齐书·冯翊王…
梦蕉 [ mèng jiāo ]
《列子·周穆王》:“郑 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
务本 [ wù běn ]
(一)、致力于根本。《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
估马司 [ gū mǎ sī ]
掌纳诸州所市马,估直验记之官署。宋咸平六年置。宋、高承《事物纪原·库务职居部·估马司》:「《宋朝会要》曰:『估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