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 [ yún lóng ]
(一)、云和龙。汉 王充《论衡·乱龙》:“董仲舒 申《春秋》之雩,设土龙以招雨,其意以云龙相致。”五代 齐己《春雨》…
云龙笺 [ yún lóng jiān ]
以云龙为图饰的纸张。
云龙风虎 [ yún lóng fēng hǔ ]
云龙风虎(雲龍風虎) (1).语本《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后世多以云龙风虎比喻君臣。 宋 韩淲 《满庭芳·王…
风虎云龙 [ fēng hǔ yún lóng ]
风虎云龙(風虎雲龍) 比喻圣主、贤臣的遇合。 宋 王安石 《浪淘沙令》词:“ 汤 武 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祗在笑谈…
云龙井蛙 [ yún lóng jǐng wā ]
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云起龙襄 [ yún qǐ lóng xiāng ]
云起龙襄(雲起龍襄) 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汉书·叙传下》:“云起龙襄,化为侯王。” 颜师古 注:“襄,举也。”一…
云蒸龙变 [ yún zhēng lóng biàn ]
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龙举云属 [ lóng jǔ yún shǔ ]
龙举云属(龍舉雲屬) 同“ 龙兴云属 ”。《南齐书·高帝纪上》:“麾旆所临,风行草靡,神筭所指,龙举云属。”
浮云惊龙 [ fú yún jīng lóng ]
浮云惊龙的意思是形容笔势轻快敏捷而有力。
云起龙骧 [ yún qǐ lóng xiāng ]
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龙兴云属 [ lóng xīng yún shǔ ]
龙兴云属(龍興雲屬) 《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后遂以“龙兴云属”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 南朝 梁 刘孝标…
飞龙乘云 [ fēi lóng chéng yún ]
龙乘云而上天,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得势。
龙举云兴 [ lóng jǔ yún xīng ]
比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同“龙兴云属”。
蛟龙得云雨 [ jiāo lóng dé yún yǔ ]
蛟、龙:古代传说中的两种动物,深居水中。相传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蛟龙得到了云和雨,就要飞腾上天,不会呆在水中。比…
龙气 [ lóng qì ]
(一)、龙脑香的香气。(二)、《易·乾》:“云从龙。”后因称云雾为“龙气”。(三)、指帝王之气。
敖澈 [ áo chè ]
黑龙敖澈,西北水云府黑龙王之子。
那伽 [ nà qié ]
梵语音译。义为龙。《翻译名义集·八部》:“那伽,此云龙。别行疏云:龙有四种,一守天宫殿……二兴云致雨,益人间者;三地…
龙母 [ lóng mǔ ]
指龙王的后妃。 宋 梅尧臣 《龙女祠祈顺风》诗:“龙母龙相依,风云随所变。”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 jiāo lóng dé yún yǔ zhōng fēi chí zhōng wù ]
蛟龙:传说中的一种神龙。蛟龙得到云和雨,就会飞腾上天,终究不会呆在池中。比喻有才能的人一旦遇到机会,就会充分施展才华…
龙辅 [ lóng fǔ ]
盛龙节的玉函。《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公赐 公衍 羔裘,使献龙辅於 齐侯。”杜预 注:“龙辅,玉名。”孔颖达 疏:…
龙脩 [ lóng xiū ]
亦作“龙修”。草名。即龙须草。《山海经·中山经》:“贾超之山 ……其中多龙脩。”郭璞 注:“龙须也,似莞而细,生山石…
云虬 [ yún qiú ]
(一)、亦作“云虯”。神话中的一种龙。(二)、见“云虬”。
龙修 [ lóng xiū ]
草名。即龙须草。《山海经·中山经》:“ 贾超之山 ……其中多龙脩。” 郭璞 注:“龙须也,似莞而细,生山石穴中,茎倒…
龙挂 [ lóng guà ]
亦作“ 龙掛 ”。指龙卷风。远看积雨云下呈漏斗状舒卷下垂,旧时以为是龙下挂吸水。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五…
老湫 [ lǎo qiū ]
湫泊。相传为云龙居处之所。
【词语拼音】yún lóng
【词语解释】(一)、云和龙。汉 王充《论衡·乱龙》:“董仲舒 申《春秋》之雩,设土龙以招雨,其意以云龙相致。”五代 齐己《春雨》诗:“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前蜀 杜光庭《天册巡官何文济为东院生日斋词》:“犹风虎以相须,若云龙而感契。”
(二)、《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孔颖达 疏:“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后因以“云龙”比喻君臣风云际会。宋 陆游《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明 张居正《圣母图赞·庆都毓圣》:“元云入户,赤龙在宫,遂开景运,万国时雍,济济岳牧,是谓云龙。”
(三)、喻朋友相得。清 赵翼《余简稚存诗稚存答诗再简奉酬》:“昔 唐 有 韩 孟,云龙两连翩。”清 徐夔《移居赠永夫》诗:“尔我重订云龙交,岁惟作噩月当且。”
(四)、即龙。《易·乾》:“云从龙。”故称。唐 张祜《忆游天台寄道流》诗:“云龙出水风声过,海鹤鸣皋日色清。”南唐 沉汾《续仙传·酆去奢》:“﹝ 安和观 ﹞北五里有 卯山 ……每雷雨只在山半常见云龙、雷公、电姥,神鬼甚众。”
(五)、喻豪杰。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和卓阁老纪恩诗》:“云龙追逐当时志,愧我衰龄独闭关。”
(六)、骏马的美称。《文选·曹植<七启>》:“僕将为吾子驾云龙之飞駟,饰玉輅之繁缨。”李善 注:“马有龙称,而云从龙,故曰云龙也。《周礼》曰:凡马八尺已上为龙。”
(七)、汉 宫殿门名。《文选·班固<东都赋>》:“尔乃盛礼兴乐,供帐置乎 云龙 之庭。”吕延济 注:“云龙,门名。”《文选·张衡<东京赋>》:“飞 云龙 於春路,屯 神虎 於秋方。”薛综 注:“德阳殿 东门称 云龙门。”
(八)、山名。在 江苏省 徐州市。宋 苏轼《访张山人得山中二字》诗之二:“万木锁 云龙,天留与 戴公。”自注:“云龙,山名。”
(九)、印有龙的图案的茶饼,为 宋 朝的贡茶。泛指优质名茶。宋 舒亶《菩萨蛮·湖心寺席上赋茶》词:“香泛雪盈杯,云龙疑梦回。”宋 黄庭坚《答黄冕仲索煎双井并简杨休》诗:“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明 高启《赠墨翁沉蒙泉》诗:“人间留藏敢轻试,传玩正比云龙茶。”参见“龙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