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锣 [ tóu luó ]
古时仪仗队中,列于首位之锣。
锦队 [ jǐn duì ]
指歌舞乐队。
仪队 [ yí duì ]
仪典中随伴或迎接贵宾的卫队。
交响乐 [ jiāo xiǎng lè ]
由大型的交响乐队、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能够表现变化复杂多样的思想感情
武场 [ wǔ chǎng ]
戏曲伴奏乐队中的打击乐部分。
铜乐队 [ tóng yuè duì ]
见“ 铜管乐队 ”。
旗仗 [ qí zhàng ]
亦作“旗杖”。仪仗队用的旗帜、伞、扇等。
诞马 [ dàn mǎ ]
即但马。仪仗队中不施鞍辔的备用马。
进马 [ jìn mǎ ]
唐 时官名。主管典礼时仪仗队的骑乘。
管弦乐 [ guǎn xián lè ]
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按总谱合奏的音乐管弦乐队
队舞 [ duì wǔ ]
宋 代的宫廷舞。分小儿队和女弟子队两大类。小儿队中包括柘枝、剑器、婆罗门、醉胡腾、诨臣万岁乐、儿童感圣乐、玉兔浑脱、…
角抵队 [ jué dǐ duì ]
北齐 文宣帝 时宫廷警卫仪仗队之一。
马执事 [ mǎ zhí shì ]
古时骑马的仪仗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以后还有甚么顶马、素顶马、细乐、和尚、师姑、道士……马执事等类,…
钟仪楚奏 [ zhōng yí chǔ zòu ]
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鼓手 [ gǔ shǒu ]
乐队中打鼓的人。
十番鼓 [ shí fān gǔ ]
一种民间音乐,乐队由十种乐器组成,包括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半仗 [ bàn zhàng ]
仪仗队的半数。《新唐书·仪卫志上》:“内外仗队,七刻乃下。常参、輟朝日,六刻即下。宴蕃客日,队下,復立半仗於两廊。”…
但马 [ dàn mǎ ]
古代仪仗队中不鞴鞍鞯以示备用的马。
銮驾队子 [ luán jià duì zǐ ]
天子出行时的仪仗队。清洪昇《长生殿·哭像》:“杂扮校尉,瓜、旗、伞、扇,鑾驾队子上。”
烛罩 [ zhú zhào ]
帝王仪仗队中的灯具,亦指执掌灯具的人。
龙笳 [ lóng jiā ]
即笳。借指皇家乐队。
椎斧 [ zhuī fǔ ]
椎和斧。亦借指古代仪仗队中持椎斧的人。
警节 [ jǐng jié ]
古代帝王出行时,仪仗队振动符节。警,通“惊”。
全兵 [ quán bīng ]
(一)、指军队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装,没有仪仗和辎重之累。(二)、谓军队不受损伤。
乐仪 [ lè yí ]
有音乐相配合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