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源 [ xiān yuán ]
(一)、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处。(二)、特指晋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境地桃花源。(三)、借指风景胜地或安谧的僻境。
今水经 [ jīn shuǐ jīng ]
书名,凡一卷。清、黄宗羲撰。对郦道元所注之《水经》而言,故名《今水经》。前列诸水之名,共为一表,皆以入海为主,而来会…
个人快乐说 [ gè rén kuài lè shuō ]
(Individualistichedonism)一作主我快乐说(egoistichedonism)。以个人快乐为道…
名教 [ míng jiào ]
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来源于儒家的孔孟之道。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里束缚了人民的思想和行动。
炁海 [ qì hǎi ]
人体部位名。有上下之分。上气海即膻中,下气海即下丹田。道教以为丹田为生气之源,故称。见《诸真圣胎神用诀·玉云张果老胎…
南山律宗 [ nán shān lǜ zōng ]
即律宗。我国佛教五大宗派之一。唐释道宣所创,弘扬《四分律》,撰《四分律行事钞》等。谓律戒是佛教之根本,解脱之要道。因…
先典 [ xiān diǎn ]
上古的典籍。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迷途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復,先典攸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
中涂 [ zhōng tú ]
(一)、亦作“中途”。半路;途中。《列子·力命》:“中涂遇 东郭 先生。”唐 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中途不遇…
冯河暴虎 [ píng hé bào hǔ ]
冯河暴虎(馮河暴虎) 犹言暴虎冯河。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抚记上》:“抱头鼠窜者胆裂之不暇,冯河暴虎者虚骄而无实。…
全县 [ quán xiàn ]
县名。属广西省,在兴安县东北。隋置湘源县,五代晋马氏改曰清湘,于县置全州。元改全州路,明时仍为全州,清因之,属桂林府…
吟眸 [ yín móu ]
指诗人的视野。元 范康《竹叶舟》第一折:“暇日相携登眺,凭高处共豁吟眸。”清 赵翼《奉命出守便道归省途次作》诗之六:…
贤关 [ xián guān ]
进入仕途的门径。语本《汉书·董仲舒传》:“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颜师古 注:“关,由也。” 唐 钱…
光容 [ guāng róng ]
对人仪容的敬称。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所愿既申,虽死不悔,请为僕隶,愿侍光容。” 宋 陈师道 《钦慈皇后挽…
冥筌 [ míng quán ]
(一)、谓无形的拘束。《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许询“自序”>》:“ 张子 闇内机, 单生 蔽外像。一时排冥筌,泠然空…
商道酬信 [ shāng dào chóu xìn ]
指经商的诚信之道。经商讲求信用,那么就会在商场得到回报。君子行事,一言九鼎,自然能左右逢源,无往不利。
革旧图新 [ gé jiù tú xīn ]
革旧图新(革舊圖新) 抛弃旧的事物,谋求新的途径。 宋 刘克庄 《宝学颜尚书神道碑》:“国势岌岌如此,乞下哀痛之詔,…
化源 [ huà yuán ]
(一)、教化的本源。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昭室化源,发扬大号。”唐 李翱《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其论释氏之害於…
半道 [ bàn dào ]
半路,中途。《战国策·燕策一》:“於是因令其妾酌药酒而进之。其妾知之,半道而立。”北周 庾信《和灵法师游昆明池》诗:…
戎阃 [ róng kǔn ]
犹帅府。 唐 白居易 《与师道诏》:“卿业重相门,位崇戎閫。” 唐 薛能 《冬日写怀》诗:“幕府尽平蛮,客留戎閫间。…
蚕麰 [ cán móu ]
指蚕与麦的收成。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积雪验丰熟,幸宽待蚕麰。” 宋 杨万里 《桑茶坑道中》…
泝涉 [ sù shè ]
亦作“溯涉”。逆流跋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有水出县西,世谓之‘二十八渡水’。东北流,溪涧縈曲,途…
删举 [ shān jǔ ]
择取。 清 魏源 《太子太保两江总督陶文毅公神道碑铭》:“曾预托以身后乐石之文,用敢删举其大者,揭诸丽牲以餉来世。”
川河 [ chuān hé ]
河流。《后汉书·西域传论》:“若其境俗性智之优薄,产载物类之区品,川河领障之基源,气节凉暑之通隔,梯山栈谷绳行沙度之…
卖犯 [ mài fàn ]
谓受贿而宽纵犯人。《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 鼂源 听艷妾之唆使,逼元妇以投繯; 伍圣道 倚役诈财,卖犯漏网;均配非…
资金筹集 [ zī jīn chóu jí ]
资金筹集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和法定程序,从不同的资金渠道,筹措所需资金的全过程。无论其筹资的来源和方式如何,其取得途…